錢穆與20世紀中國史學

ebook 從先秦子學到清代考據,一場席捲千年的學術史革命

By 陳勇

cover image of 錢穆與20世紀中國史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錢穆,近代中國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   在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   清代學術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   中國思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等諸多領域都貢獻良多。 ▍〈劉向歆父子年譜〉:晚清今古文之爭的一聲驚雷   1920、1930年代,支配當時中國學術界的是康有為的今文家說。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力主古文經為劉歆偽造,把晚清今文家說發揮到極致。   1922年,錢穆得康有為《新學偽經考》石印本一冊,讀後而「心疑」,「深疾其牴牾」。遂決定把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見諸文字,寫成〈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以具體史事揭橥《新學偽經考》不可通者有28處,凡康文曲解史實、抹殺證據之處,均一一「著其實事」,詳細論證了劉歆偽篡古文以媚莽不能成立。   〈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刊出,一掃清末民初風靡學術界的劉歆偽造群經說的不白之冤,時人稱「一篇傑作」、「皆甚允當」、「是學術界上大快事」,打破了今文學派的壟斷,在學術界引發揮了巨大震動。 ▍《先秦諸子繫年》:以諸子之書,還考諸子之事   錢穆早年以考據揚名學界,《先秦諸子繫年》則是他早年治考據學的代表作。該書以古本《竹書紀年》訂《史記》之誤,不僅對先秦諸子的學術源流與生卒年代有了一個細緻的考證,重建了先秦諸子的學脈,而且也考訂了戰國時代的重要史實,澄清了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奠定了戰國史研究的基礎,至今仍是研究先秦諸子學術和戰國史的經典著作。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   對於清代漢學的學術淵源及其與宋學的關係,近代學術界有一種流行的看法,認為清代漢學是對宋明理學的全面反動。此說以梁啟超等人為代表,提出了「清學之出發點,在對於宋明理學一大反動」的主張。   錢穆不贊同梁啟超這一觀點。在他看來,宋明理學的傳統在清代並沒有中斷。不僅沒有中斷,而且對清代漢學仍然有甚深的影響。其主要是從宋明理學的角度來談清代學術,重在強調宋明學術在清代的延續性和清代學風對宋明的繼承性。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引論》中對此有一段精闢的論述:   「治近代學術者當何自始?曰:必始於宋。何以當始於宋?曰:近世揭橥漢學之名以與宋學敵,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且言漢學淵源者,必溯諸晚明諸遺老......皆於宋學有甚深契詣。而於時已及乾隆。漢學之名,始稍稍起。而漢學諸家之高下淺深,亦往往視其所得於宋學之高下淺深以為判。道咸以下,則漢宋兼采之說漸盛,抑且多尊宋貶漢,對乾嘉為平反者。故不識宋學,即無以識近代也。」   【本書特色】   本書把錢穆的史學置放到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展變遷的大背景中,運用歷史實證方法、比較研究方法、宏觀整體研究與微觀個案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對其治史理論、方法及其史學成就進行梳理和評析,既著眼於大處,從宏觀層面對錢穆史學體系的形成過程作整體性的動態考察;又用功於細微,從微觀層面對其具體的史學成就及其貢獻作深入的個案剖析,並將其治史主張與同時代其他史學流派(如古史辨派、新考據派)的治史理論作比較研究,力圖在此基礎上對其史學思想及其在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的地位作出一個符合實際的評價。

錢穆與20世紀中國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