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

ebook

By 吉田茂

cover image of 日本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激盪的日本百年近代史  ▍明治偉業的開端  1853年,培理率領美國艦隊訪日,從而打破了日本鎖國200年的平靜美夢......  ▪開港論與攘夷論的激烈爭辯攘夷論者斷然拒絕美國提出的開港要求,堅持擊退美國船隻;而開港論者代表伊藤博文在擔任首相之前,曾悄悄地去英國留學,嘆息道:「就算我們國民豐富了學識,可是假如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那又有什麼用呢?」  ▪制度改革、產業扶植和近代式軍隊的創建  明治時期的西化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樣:  (一)建立鐵路、電信、郵政等可以促進工業順利發展的部門;  (二)由政府創辦一些示範性工廠,用來啟發民間興辦企業;  (三)給予那些新興企業家們貸款等援助;  (四)政府對於讀報進行獎勵,降低報刊的郵費,對向報社投稿實行免費,來幫助新聞界的發展。  ▍一戰爆發後的轉型陣痛期  就在明治天皇駕崩之後的第二個夏天,歐洲爆發了世界第一次大戰,戰爭給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物質上的破壞為後世留下許多棘手的問題......  ▪國政領導能力降低  天皇和元老組成的最高領導階層慢慢地幾乎完全消失了。對於繼承他們的第二代領導者們,一些出身官僚,一些出身軍部,還有些出身經濟界,更有一些政黨出身的人,他們並不像第一代的領導人那樣,能透過共同的經驗和思想基礎這一紐帶統一。  政黨政治有著自己的弊端,那就是在政黨政治還未成熟時容易產生腐敗。結果,那些強烈希望實行民主主義的日本人逐漸對現實的政治產生了抗拒情緒。  ▪失敗的對華外交  日俄戰爭以後,隨著日本的國力增強,它已經逐漸轉變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國家,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提出了《對華二十一條》要求,赤裸裸地顯示出日本期望統治中國的企圖。而且雖然有日英同盟的義務,日本對德宣戰的時機和方法,卻未必會得到英國的認可。借機奪取德國在青島和山東半島的勢力,這件事會讓其他國家認為日本趁英國和其他列強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著生死存亡的拼搏時,採取了一種趁火打劫的舉動。   ▍在帝國中毀滅,在廢墟中重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失去了6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將近戰前領土的一半,而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在200萬人以上,其中戰死者有1555308人,空襲中死去的人有668000人......  ▪缺糧與通貨膨脹  戰爭剛結束的兩、三年中,據統計,國民的恩格爾係數超過了60%,可是國民所得到的熱量從未超過2000卡。戰後的混亂狀態完全破壞了日本人的道德觀,為了維持生活,日本人不得不進行黑市這種微不足道的非法活動,也做不到按照秩序排隊乘坐火車和電車了......  ▪日本的「善變的倫理」  在日本存在一種善變的倫理,曾經,他們妄圖透過戰爭贏得自己在世界上的「適當地位」,結果卻以失敗告終,所以這種方針就可以拋棄了,他們以前所受到的訓練使他們可以轉變方向。「維新的大業,不能只靠領導人自己,必須借助於多數受教育的國民之手來推進。」  【本書特色】  本書正文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時間先後,將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劃為4個階段——明治維新、走向近代化、戰後的困難時期以及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時期,並一一對其做出具體論述,在最後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並滿懷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來的計畫和構想。每一章節都另外劃分出若干個小標題,所有小標題都帶有鮮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分。

日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