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解讀與寫作

ebook 獻給想要寫好作文的學生

By 劉崇義

cover image of 你不知道的解讀與寫作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不知不覺地,走在教學的路上,已經40多年了,才發現解讀與寫作合一的方法,很高興與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大腦掌控寫作。左腦理性支配敘述與說明;右腦感性支配議論、描寫與抒情。議論猶如胼胝體,理性要進入感性的關卡。左右腦分工,卻又合作的關係。合作的概念是,左腦有感性的支援,右腦有理性的支援。

第二,文章是結構完整的組織。作者的創作過程,是感、情境、意境。但是文章的呈現,一般是情境、感、意境。敘述與說明是情境,必須推論出未知;議論是感,有二,果是必須反對未知,才能扣住情境,因是規範描寫(扣住意境);描寫與抒情是意境,描寫必須有層次,還要能蘊藏情感(深層),抒情能從描寫自然抒發情感(表層)。了解五種表達方式,各司其職,但是隱藏文章的脈絡卻是顯明易見。

第三,寫作的訓練。採用經典的文章作範例練習解讀,畫好五種表達方式的格子,包含情境、感、意境,把內容分別填上去,包含情境如何寫的、未知是什麼、議論的果扣住未知、議論的因如何規範描寫、描寫如何有層次及深層的情感是什麼、抒情的表層情感是否合理。經典的文章,在這些環節上,都是環環相扣,不容分割,自然是學習的典範。而自己練習的方法,是要從感、情境、意境三個過程去構思,情感最重要,務必要有獨特、創意、陌生等等特色,情境與意境的要求如同經典文章。

第四,議論文的寫法。文章表達的情感有二,一是情感二是見解。議論文就是表達自己的見解。前面所提的皆是表達情感,因此把用語轉換,寫法、安排都一樣。

第五,會考的寫作。一如平常練習。只是要善用提供的題幹說明,會凸顯議論的果(獨特、陌生性的見解),一般會考題目的提問,是爭對感與意境而設計的,因此要琢磨的是情境,未知能否明確讓讀者看出來。寫完務必要騰出時間修改,注意字、句修改外,更要檢查文章的脈絡是否情楚。

第六,題目的安排。在平日練習解讀經典,可發現題目有吸睛的效果,這是有原因的。題目與議論的果相關,前面提到,自己要有獨創性的見解或情感,適合當題目,自然就會吸睛,會考如此,一般競賽更是有效果。

第七,本書分理論、操作篇、讀本篇。操作篇是讓基礎篇更能熟練,兩者配合,相得益彰。讀本篇,是精讀經典文章,體會五種表達的奧祕。附錄三篇,可當練習如何寫作前的操作。

你不知道的解讀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