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不相信課文,正是讀通課文的開始
思辨閱寫推手——張玲瑜老師把學生的犀利,改寫成一篇篇教學啟示錄
由黑特建構精準閱寫、邏輯思考素養
「思辨」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是自信,相信自己,勇敢提出自己的觀察,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第二是傾聽,尊重對方,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包括認同的意見和反對的意見。
第三是耐心,耐心追尋答案,把相關的條件加進去思考。
對課本不滿意不等於思辨,但是與思辨接近。
理科腦這樣說:
政治語言現形 vs. 老師,齊王有這麼容易上鉤嗎?(〈馮諼客孟嘗君〉)
批判性思考術 vs. 老師,作者沒有推論就下結論!我也可以說「廉」很重要啊。(〈廉恥〉)
從醫療看屈原 vs. 老師,他可以換個方式勸他!(〈漁父〉)
領導者說的話 vs. 老師,諸葛亮這樣帶豬隊友聰明嗎?(〈出師表〉)
小文青這樣說:
把目的換一換 vs. 老師,這種教忠教孝文,思辨的空間似乎不大。(〈左忠毅公逸事〉)
廢柴這樣說:
廢的最高境界 vs. 老師,我想丟掉這個世界的綠茶婊。(〈桃花源記〉)
虛構文必勝法 vs. 老師,我也不想虛構,可是沒辦法啊!(〈項脊軒志〉)
成全共有三種 vs. 老師,我欣賞這種很跩的邊緣人。(〈虬髯客傳〉)
偵探般的思考 vs. 老師,原來這是去開趴。(〈赤壁賦〉)
現代人這樣說:
極短篇情與理 vs. 老師,為什麼要我們讀那麼多古代的怪咖故事?(〈世說新語選〉)
兩性相處模組 vs. 老師,古代的愛情故事都好像喔。(〈離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