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magazine No.1256_Jan-18-21 ·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cover image of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身為財經雜誌第一品牌,《今周刊》以「深入財經、預約財富、關懷社會、品味生活」為編輯核心,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財經雜誌。《今周刊》每週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近年來更領先報導「消失的醫生」、「退休金大騙局」與「苦勞經濟」,並揭發台灣食安危機等重大議題,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史無前例的日常問號

站在100萬億市值面前 • 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改,筆者相信股市牛市不滅;如果你的財富跟不上金融通貨膨脹的股價、房價,你就是輸家。

「借名片」的列車啟動了! • 美國稱台灣為Taiwan還是R.O.C.,對台至關重要,在美台交往限制解除後,台灣親白宮還是親中南海,都已無關緊要了。

台灣競爭力的隱憂 • 美國專業人士背景多元,醫師、律師可能主修經濟、文學,甚至音樂或哲學,反觀台灣,多數人對生涯發展路徑想像單一,在跨域整合、破框創新的年代,競爭力堪憂。

CoCo 2021 CARTOON

圖文並靠Mark's Talk

家用太陽能趨勢看俏想賺錢為何那麼難? • 疫情衝擊,美國家用太陽能的需求不減反增,然而大型業者的財報上未見獲利,不禁讓人思索欣欣向榮的綠能趨勢下,究竟隱藏著何等經營難題。

供水吃緊 竹縣府還跟75萬新竹人搶水? • 貫穿新竹縣的頭前溪是新竹地區重要的水源,卻有三大開發案相互搶水。其中,竹科三期與台知園區開發案不僅可能造成汙染,需求與定位不明也遭人詬病。

地方無法越區辦案 外送亂象須中央出手 • 每年創造三百億元商機的外送服務,雖便利,卻提高交通事故風險,地方政府制定自治條例,卻難有效管理全國性產業。有賴中央出面制定規則,以免危機擴大。

女力多元至上 拜登經濟團隊戰力盤點 • 相較於磨刀霍霍、主導議題的川普,拜登的經濟團隊講究「政治正確」,葉倫將成為史上最有權力的經濟沙皇,領導一群沒有明確經貿戰略主張的經濟決策團隊。

美最年輕參議員 用揭弊熱血撼動舊政治 • 一位沒沒無聞的調查報導製作人,四年前因高舉反抗川普大旗,成為全美政治新星。透過記者視角看遍各地的濫權與不公義後,他決定重返政壇,痛擊他眼中的腐敗體制。

大缺櫃風暴連鎖效應全解析 • 全球缺櫃潮下運價飆漲,不只出口業者面臨成本增加、獲利減少困境;當斷鏈、掉單、客戶流失風險大增,台灣正掀起新一波企業生存淘汰賽。供需不平衡之下,預期高運價將維持到今年上半年。究竟,大缺櫃風暴會帶來哪些衝擊?企業又該如何因應?

中小企業面臨淘汰賽短鏈革命三致勝關鍵 • 全球航運急漲,企業主面臨成本上漲、交貨期拉長的壓力,埋下調整營運體質的結構性影響。而無所不在的斷鏈風險,也讓台灣許多中小企業被迫因應客戶要求,提前布局短鏈供應。

貨櫃三雄漲一波後航運股投資機會輕鬆抓 • 上半年缺船、缺櫃態勢短期未紓解,全球各航線運價漲勢凌厲,帶動航運股獲利可望再創高峰,然而,股價進入高檔震盪挑戰,該如何掌握投資機會?投資贏家在此親授後市觀察重點。

股王大立光力挽狂瀾 能靠這兩大機會? • 去年下半年,華為禁令讓全球供應鏈都出現了大震盪,大立光成長停滯,甚至出現衰退。放眼二○二一年,大立光有什麼樣的策略布局,能重返成長道路?

微軟資料中心大總管 首揭為何加碼台灣 • 5G、AI時代來臨,微軟看準台灣卓越地理位置、資通訊環境優異,投入十三億美元在台打造雲端資料中心。究竟台灣在微軟資料中心布局藍圖裡,扮演何種重要角色?

長榮鋼訂單滿到年底 背後「兩路並進」策略 • 鋼鐵需求大爆發,以鋼構產品占大宗的長榮鋼鐵直接受惠;加上穩定獲利的環保事業,營運後勢看好,未來更計畫將產品外銷至其他國家。

台商回流、離岸風電點火 鋼構4雄營運報佳音 • 台灣鋼鐵熱!以內需市場為主的鋼鐵產業,在疫情下,非但沒有受影響,反而需求直線上升,業績強強滾。以中鋼構為例,光是2020年前三季稅後淨利4.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19元,雙雙大幅超越2019年全年,且股價也從25元攀升至32元。

聯德控股精算風險 超前部署健身夯商機 • 打入多家美系客戶等企業供應鏈的聯德控股,二○二○年在疫情下的訂單量不減反增,其中表現亮眼的訂單挹注,是來自一家苦熬多年才出頭的健身新創。

韋蘺若明繪出生者的課題 • 漫畫家韋蘺若明在「日本國際漫畫賞」摘金,帶領台灣漫畫躍上國際舞台,但在剛獲大獎的她身上,找不到一點驕傲,熱愛漫畫的她,更想說的,是漫畫引著她走出童年迷途的故事。

值得大家珍惜的兩個經濟數據 • 走過疫情,傳統產業迎來重生,電子、資通訊業表現耀眼,再看台灣2020年的出口總金額與全台上市櫃整體營收,可看出我們強韌的基本面。

中國「農夫山泉」上市啟示錄——兼論電子原料供應商昇貿 • 因貿易戰的教訓,中國逐步由出口導向轉型至內需經濟,以往被認為過時的舊經濟股將明顯受惠。如賣水賣到掛牌上市的農夫山泉,在市值飆升下,更讓創辦人鍾睒睒身價超越馬雲,成為亞洲首富。

休不休息 都差不多 • 傳統教科書理論認為,股市漲多拉回,休息再漲比較健康。但傳統理論無法因應目前市場結構的巨變,似已不合時宜。

把握財報空窗期 搶挖25檔高成長潛力股 • 台股正處於歷史高檔,如何選擇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基本面仍不可偏廢。距離二○年年報公布,還有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剛出爐的全年營收數字可先一窺端倪。

亞德客千元股價持久戰 三大面向解析

2021年房市「價穩量縮」 營建股這樣挑 • 全球資金導致的低利環境,加上台商資金回流,使得去年台灣房市和股市一樣熱鬧。專家提醒,今年房市「價穩量縮」機率較高,相關選股方向以具利基的營造業為首選。

市場三大軌跡 揭ESG浪潮猛撲牛年 • 在機構法人支持下,永續投資成為評估企業的一大指標。而在未來一年,各家機構認為,華爾街避險基金的加入,以及市場對E(環境)、S(社會)的更重視,將讓這股投資浪潮的氣勢更猛。

兩大理由 今年ESG對台股影響更深! • 過去一年,ESG在台股市場風風火火,而未來一年,在投信加重力道參與ESG投資策略,以及外資可望大量回補台股之下,ESG對台股的影響料將更加深刻。

歐美領航ESG 慢鳥亞洲如何追上? • 人口老化和環境災害等問題,加上ESG投資的優異表現,使亞洲投資人開始關注ESG。本刊特別邀請MSCI亞太區業務部總裁暨董事總經理林偉傑,分析ESG在亞洲的成長。

鋼彈動起來!萬代南夢宮最強IP擘畫 • 兒時夢想成真了!歷經十年,萬代南夢宮終於打造出實體大小的鋼彈機器人。目的當然不只是為了供粉絲欣賞,背後可是IP價值運用的縝密計畫。

發明智力測驗的他 要的不是這恐怖下場 •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世界第一套智力測驗出版,原先用意是幫助發展遲緩的兒童,但世人只想藉此發掘「天才」;從此,有多少人的未來可能性被「智力測驗分數」所困。

牙愈少記性愈差 三種補牙方式怎麼選 • 牙口好不好關係到咀嚼效率,當咀嚼效率差,連帶影響對食物的攝取,甚至造成營養不良,導致健康機能變差。缺牙應快快補起來,有了牙齒才能老得健康。

部落開箱 • 帶有布農族、阿美族血統的夫妻,拿著相機前進不同族的原住民部落,實地走訪分布台灣各縣市的部落文化,記錄族人傳承多年的生活傳統,以影片為工具,揭祕深山原民可貴、可愛的面貌。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