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magazine No.1255_Jan-11-21 ·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cover image of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身為財經雜誌第一品牌,《今周刊》以「深入財經、預約財富、關懷社會、品味生活」為編輯核心,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財經雜誌。《今周刊》每週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近年來更領先報導「消失的醫生」、「退休金大騙局」與「苦勞經濟」,並揭發台灣食安危機等重大議題,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豬的基因上雲端

意料之外的天使投資旅程 • 美國迪士尼的米老鼠讓我相信敢夢的力量,北京夢之城的阿狸讓我踏上了天使投資之路,不預想獲利,投資自己也有熱情的事,成為創業者的頭號啦啦隊,這是我的投資風格。

一個問題,檢視自己是否成長 • 新的一年到來,除了回顧過去一年的自己是否有所成長,也能透過改變或捨棄喜愛的想法,啟動新的學習與行為,獲得更多有意義的成長。

最冷也最熱的一夜 • 跨年夜,高粱配涮羊肉,一群人幹譙時政,頗有書生救國情懷!酒酣耳熱之時,大老與製作人互較文章高下,面紅耳赤之際,得一暢快!

CoCo 2021 CARTOON

圖文並靠 Mark's Talk

性能不輸電動車氫能車大師上路代言 • 蘋果近期宣布要進軍電動車市場,引起全球股民爭相追捧。然而,有人主張汽車產業的未來不是只有電動車,氫能車也將占一席之地。

防文化統戰 不應仰賴事先出版審查 • 文化部日前要求,未事先申請許可即在台灣發行的中國書籍必須下架,又要求今年申請免徵營業稅的大陸地區出版品須附申請許可,遭出版業者批評違反出版自由。

終結吃藥過敏、化療副作用一家燒錢公司變藥害守護神

陳垣崇40年科學家人生每做研究必自問「對人類的意義」 • 他成功研發出罕病龐貝氏症解藥,每年救活全球上千名新生兒;又率全球之先,找出常用藥物的過敏基因,讓病患可透過基因篩檢,精準避開「地雷藥」。他是藥物基因體學的台灣之光:陳垣崇。

首位台籍領導 他如何坐上歐洲商會頂峰 • 律師出身的張瀚書,今年元旦起成為歐洲商會三十二年來首位台灣籍理事長,他如何融合台灣與歐洲文化,成為台灣政府與商會之間的最佳橋樑?

打造護國群山 鴻海背後最強戰隊出列 • 近日,鴻海正式揭牌籌辦半年的「鴻海研究院」,股價更重回三位數的價格,接任董事長一年多來的劉揚偉,為了鴻海的下一個高峰,正積極布建最強戰隊。

獨家專訪〉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

一口豬肉背後的700億升級戰

靠基因檢測、AI模型篩好豬台灣每三頭就有一頭出自它 • 育種是養豬產業的火車頭,來自宜蘭的種豬王,福昌二代、養豬協會新任理事長楊杰,正積極帶隊拚升級。在萊豬開放進口後,既有的隱憂仍在,但新的改變也已經展開。

從飼養、冷鏈到訂價他們正掀起養豬革命 • 誰說養豬只能是汙染、落後的代名詞?最老養豬大戶台糖正斥資百億元,帶頭在全台蓋起現代化豬舍。精品豬推手祥圃實業,也從飼養、冷鏈與通路端,持續提升台豬價值。

靠特色決勝豬二代打造「名牌豬」

縮短與伊比利豬的距離台豬迎頭趕上的三大關鍵 • 伊比利豬,產自西班牙西部伊比利半島,雪花狀的油質分布,有「豬肉界的和牛」之稱。台灣豬該如何升級,我們與伊比利豬的距離又有多遠呢?

不甩川普、拜登 梅克爾熱烈擁抱習近平 • 趕在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這一天,德國總理梅克爾拉著法國總統馬克宏等人一起視訊與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狠甩川普耳光的背後主因,是想替德國企業求生?

看見生態浩劫 年輕世代是搶救地球關鍵 • 森林大火、石油洩漏、亞馬遜流域過度開發、垃圾填滿水域⋯⋯,環境惡化速度未曾減緩,ESG將是人類挽救地球的最高信念。

國產「南向」建功 吃台積廠房七成訂單 • 預拌混凝土老牌大廠國產,走過旗下事業復興航空解散的營運谷底,二○二○前三季獲利翻倍,毛利率突破雙位數創新高,它是如何做到的?

《 孤味》製片人劉宛玲、陳郁佳靠「吵架」 吵出年度國片冠軍 • 劉宛玲感性,擅長故事開發;陳郁佳理性,擅長財務控管,兩人從網友變成合作夥伴,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締造《孤味》破1.88億元票房佳績。

失去信任的數位身分證能敗部復活? • 標榜能讓民眾享受便利服務、接軌國際潮流的晶片身分證,因無法化解資安疑慮,在試辦前夕狼狽喊卡。其實,台灣民意拒絕的,並非身分識別數位化,而是政府不願耐心溝通的草率態度。

智慧政府模範生談兩難:我們不以放棄資安為代價 • 愛沙尼亞數位身分證上路後,從使用人口不及一成,而今成為全球爭相學習的數位典範,關鍵在於便利、安全與信任。這三大關鍵,能否給台灣寸步難行的政策推行更多啟示?

大立光還能再展股王雄風? • 放眼2020年的台股,科技股撐起了台灣資本市場,績優生大立光卻意外掉隊。市值竟被擠出全台前十大,這家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光學變焦鏡頭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零工經濟」 正重塑全球產業 • YouTuber、網紅、送貨員……零工經濟下,待在辦公室的時間變少了,若從近期觀察,2021年有兩個產業變化值得關注。

自由現金流帶來財務自由 • 隨著利率放寬,先前已增加投資的企業,近期股價也隨之上漲,而持續擁有並陸續加碼的投資人,也能獲得更高的報酬率。

疫亂下回歸基本面15檔優質生技股上榜 • 在疫情加劇之際,生技股再次引起市場關注,不過,經過了二○年上半年對防疫資源的需求高峰,退潮過後的生技股,最終還是須回歸基本面,投資人不妨多關注獲利、成長皆穩健的好公司。

熱錢持續流入新興市場 趁勢布局陸股 • 陸股近年受到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影響,壓抑了漲勢,隨著上述因素緩解、景氣展望轉佳,以往被壓抑的製造、奢侈品消費、能源、金融等,今年都有不小補漲空間。

竟有翻倍報酬!點兵美股「怪奇ETF」 • 二○二○年封關統計後,美國有三大特殊型ETF,年度績效名列前茅,分別為美股IPO、零工經濟及電玩電競題材,報酬率皆超過九成,也讓這些平時沒沒無聞的ETF,逐漸受到矚目。

堅持辦東奧證明「戰勝病毒」菅義偉的配套還差得遠 • 眼看第三波疫情再啟,日本雖表示二一年夏季的東奧會如期舉行,卻沒有任何備案。疫情要是持續下去,東奧到底是否辦得成? 考驗著新首相菅義偉的執掌能力……

小便斗上的一句話 讓他舞上全球街頭 • 二○○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舞團「世界秩序」公開首支MV,西裝男跳機械舞,吸引全球目光,創辦人須藤元氣想傳達「世界一體」的理念,除了舞蹈之外,他更「向前一步」選擇走入政壇。

菱角田與菱角鳥

老嘉義的街市新旅 • 昔日的諸羅,以林業、藝術畫作聞名,百年城市洗盡風華後,在舊物的基因下移轉新的 DNA,老屋再造、藝術場域、在地咖啡與茶館,結合老風情、新美學,開闢這個時代的文化風土,拾掇各種生活起居的樣貌,進行一場古城專屬的革命翻轉。

Business Today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