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magazine No.1730_Jan-11-21 · 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cover image of 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今年邁入二十二年的里程碑,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經發行公信會(ABC)的稽核,發行量為全台第一。每期平均有費發行量為147,339 本(2009/1-2009/6)。 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除了關注台灣的新聞,《商業周刊》同時以強化全球的觀點、整合專業的分析與增進多元化的內容為目標,連結當地企業與世紀潮流。 *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NO.1141(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2021,國際合作的一年

原來共同創辦人只是虛情假意

潘朵拉的盒子?

看不見海的島,是最危險的

反壟斷進逼下 Google拚人工智慧

禁炒紅單、揭露門牌實價登錄2.0為何仍助漲房價?

十部國片九部賠四大影城攜手拍片圖什麼?

「大家都公布當天才知道⋯⋯」美豬信任戰爭

全台食材溯源總體檢

小業務打造種子界台積電沒有他「墨西哥餐桌會暴動」

紐約時代廣場跨年倒數全靠這家12人小公司

2021不均衡復甦 • 二○二一,冒險再啟。疫苗紓緩疫情、中美惡鬥暫歇,二○二一年整體經濟將大反彈。投資人將關閉「避險模式」,重新啟動「冒險模式」,股票、大宗商品在二○二一將獲青睞;然而實體、金融復甦不一致,財政與貨幣政策導致通貨再膨脹,中小企業依然有難,這將是二○二一經濟大反彈下的隱憂。

台灣該擔心的最大灰犀牛:通貨再膨脹

2021是火星年29件大事一次掌握

尾巴搖狗彈主調熱錢改追逐高風險資產 • 在主要外資機構對二○二一年經濟展望的預測中,最分歧對立的兩個標的,就是金價和油價。

商品大王羅傑斯:楊少強、陳慶徽大宗商品最便宜、最值得投資

「民主衰退論」名家: 從沒一個時刻, 比現在對台美重要

比特幣、中國領頭快跑7大重磅趨勢全解析

FTA升溫》想進CPTPP,先迎日本核食風暴

中國大反彈》人民幣看升6.5元、打擊民企成隱憂

電動車》蘋果參戰、拜登上任,打破泡沫疑慮

ESG》美中歐政策利多催化,投報率勝大盤

數位塵埃、零信任網路成趨勢6大科技酷品搶先看

職人級AI 變你的職訓新幫手 • 新一代AI大不同!不只大企業,在銷售與製造的第一線,它分析人類工作的程序,讓新手縮短學習曲線,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只靠師徒傳承的傳統技藝。

支持失業者賺外快日本超商推一次性臨時工

疫情造就這一群人療癒「麵包網紅」人氣爆棚

邀聊天說step outside 麻煩大了

胸口好悶又喘,你也有心臟病前兆嗎? • 小心! 台灣每年五萬多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被對手小看?你的談判優勢來了

台灣人的生命力,不羈的靈魂

2020年度餐廳風雲榜下集 • 揭開新銳主廚餐桌,家鄉味玩出極致感官

Business Weekly 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