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magazine No.623_Dec-24-20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cover image of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2008 年金融大海嘯的變化打亂了平靜的全球經濟規則,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如洪流般快速變化。立足台灣 36年的《財訊》,不僅不能放鬆腳步,更要加快我們的速度,把最真實、最深入的財經資訊,提供給廣大的讀者,為讀者創造最大的財富機會。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 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薪資結構與人才爭奪

葉倫必須做的事

台灣經濟的兩個不可思議

交棒子女留下影子

明年全球經濟五大懸念

創業家的明天過後

誰把忠狗逼成狼?

談新醫療秩序與專業人才

關於貓咪二三事

不敵美方制裁 海思、比特大陸台灣團隊悄悄縮編

聯發科的新布局 與AMD 合作好事近?

新天地斷尾中國賠錢貨 回頭加碼台灣

台新金聖誕點燈 吳昕豪低調當角落生物

台股站上萬四 反向ETF卻遭爆買? • 很難想像,在大多頭的當下,台灣五十反一的市值規模,竟擠下台灣五十,成為當前台股規模最大的ETF。市場擔憂,投資人看錯方向,恐又付出慘痛代價。

勞動基金績效大暴走 這筆帳該怎麼算? • 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回溫,但勞動基金績效反而上沖下洗,又爆出勞動基金操盤手涉嫌收賄案,引發社會熱議,究竟為什麼會虧?而虧損的部位又是誰操盤的?

陳寶郎:明年油價不易超過五十美元 • OPEC+決定一月起每日增產五十萬桶,全球都高度關注其對油價產生的變化。陳寶郎分析,明年底前油價都將會低於五十美元水位。

蘇貞昌政績紅利 被萊豬議題花光了 • 行政院長蘇貞昌輕忽開放萊豬問題,以強勢作風和在野黨對抗,結果受到重創;這恐怕是一直以政績自豪的蘇貞昌,始料未及的發展。

印僑協會會長Kish:台北已是我的家 • 今年七十二歲的台北市印僑協會會長Kish,已在台北生活四十年,他見證了台灣的產業發展史,也參與了近年台灣與印度關係緊密連結的發展。

報告老闆加薪時代來了!

台積電開第一槍調薪兩成拉攏年輕世代 • 台積電明年初將進行史上最大結構性調薪,目的之一,就是爭取年輕人才,為台積電進行世代交替,全面吸納新血做好十足準備!

CEO見證:企業要壯大 加薪趨勢不可逆 • 視訊會議變多、空運變貴、人員移動成本變高,成為今年疫情下最常見話題,不少企業都因此加速推動數位轉型。其中不僅牽涉選才,也要考慮新世代對薪酬制度的需求,產業界龍頭為數位改革工程超前部署的經驗,值得學習。

海歸人才告白:台灣職場大進化 機會不比國外差 • 今年一場疫情,許多長期在國外工作的台灣人才蔚成一股洶湧的「海歸派」,他們權衡考量的,或許不完全是薪資,而是對於「事業」和「安全生活環境」的側重。因為台灣也能找新的職涯發展可能,所以願意帶著國外職場的多元經驗,結合台灣固有的優勢,帶起台灣數位人才發展的新面貌。

搶當企業最愛數位人才培養跨域能力 晉升高薪一族 • 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愈來愈快速,身處數位科技爆炸的時代,高學歷就能有高薪的想法已經鬆動,擁抱最新科技技術、習得多招多式,才有機會成為人才搶手貨。

黃崇仁陣前開嗆 直攻兩大對手罩門 • 力積電登上興櫃,黃崇仁擺脫DRAM陰影後,將左打聯電、右打世界先進,挑戰晶圓代工市場既有秩序。

半導體產業大洗牌 英特爾成風暴中心 • 二○二○年在疫情陰影下,半導體併購金額卻創下史上最高,為何超微與輝達在此時定下天價併購案,而且不約而同都是針對英特爾而來?

貨櫃搶破頭 海運股迎來大多頭 • 慘了好多年的貨櫃航運終於鹹魚翻生,短線有疫情助攻,長線有供給萎縮、經濟成長等大利多加持,可望迎來大多頭行情。

瑞穎強攻美大廠 五年計畫一年就豐收 • 打入美國電商龍頭供應鏈,軸承廠商瑞穎受惠宅經濟當道,營運與業績表現又更上一層樓,今年的EP S有機會超越去年的水準。

禾聯二代蔡柏毅 會鑽會衝的點子王 • 禾聯碩創辦人蔡金土的獨子蔡柏毅去年升任副董事長,陸續出席法說、股東會,培養接班意味濃厚。而蔡柏毅對產品開發很有想法,是禾聯轉型的推動者。

台灣醫療關鍵十年 • 台灣醫療體系這座護國神山,正步入最關鍵的十年!既要解決健保、制度、人才三大危機,更要掌握科技進軍生醫的大機會。

制度再不改變年輕醫師會用腳投票 • 行醫三十餘年的吳明賢看盡醫界百態,八月接掌台大醫院院長有了更強的使命感。他直言台灣醫療生態隱憂重重,也企盼制度有所改變,真正掌握住未來的大機會。

佳世達善用AI 科技 傳承老醫師經驗 • 面對思維完全不同的醫療市場,佳世達採取大艦隊策略,同時也深入醫療現場了解醫師的需求,持續優化產品,在疫情期間業績表現亮眼。

聿信改變聽診器 讓呼吸被看見 • 醫師出身的許富舜是聿信醫療共同創辦人,他們改變了二百年來習慣的聽診器;透過新開發的AI即時呼吸聽診監測系統,即使遠距離也能看到呼吸狀況。

龍骨王融入遊戲創新 用數據收服客戶 • 疫情催化遠距照護商機,耕耘近十年的體感復健軟體廠商龍骨王業績大爆發;今年獲得美國知名加速器和比翼資本入資,目標三到五年能在新加坡掛牌上市。

長佳智能用雲端平台 串聯科技與醫療 • 擁有中附醫雄厚資本與醫療場域為後盾,甫成立兩年多的長佳智能突飛猛進。目標從Medical AI開發公司,快速進化到Medical AI應用平台服務公司。

Airbnb從一張床墊到三百億美元的傳奇 • 從一張床墊起家的旅遊租屋網站龍頭Airbnb,克服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近期在那斯達克上市後,市值可達三百億美元以上。

日股11月大狂飆 海運扮演急先鋒 • 日經股價指數創近三十年新高,外資和日本央行功不可沒。主要上漲的是對景氣敏感的海運等類股,而中國市場和疫情,則是決定股價的兩大因素。

習近平加速清洗民間反對勢力 • 繼整肅馬雲之後,中共近日加速清洗民營企業界,多位知名企業家被抓或被判重刑。中共透露的訊息是:「領導人還沒說的,企業家絕不能說;黨沒要你說的,更不能說。」

誰是綠能儲存的新希望 • 在全球多數地區,風能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價格,已經比化石燃料便宜;穩定的電力儲存,成為企業爭奪的技術聖杯。從火山岩到液態空氣儲槽,都有挑戰鋰電池的可能。

入門級收藏家的藏寶與交流撇步 • 無論是如何締結收藏的緣分,筆者相信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心懷感謝。

如何為不可知的退休做決策? • 儘管我們不知道二十年後的收入或通膨率是多少,我們還是需要為退休計畫做決定。如果我們知道程式的所有問題該怎麼回答,就能準確地判斷要存多少錢了。

掀開反川普陣營的面紗

台股續攻的兩大利器

為自己而漲的台股

躲在買單賣單背後的真相

台股創新高還沒上車怎麼辦? • 台股創新高,許多投資人卻還沒上車,相對於低利率,股市仍有利可圖,在2021 年上半年是個黃金炒作期;入市的選股有3 大方向:跟著外資回補科技股、景氣循環股、殖利率好股。

法人布局下一波 搶進低價潛力股 • 疫苗上市,景氣復甦有望,法人資金轉入低價轉機的潛力股,卡位作帳行情啟動;其中,鋼鐵、汽車零組件、LED、金融等低價銅板股,都是法人積極布局的標的。

千張大戶暗槓的八檔銅板股 • 近年的台股走勢,完全由內資主導;其中,大戶布局的力量,更是股價上揚的重要推手。年終前,從主力大戶布局的動向,可以掌握未來股價轉強的明星股契機。

十四檔傳產中概股潛力不容小覷 •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景氣復甦持續加速,近期車市、房市及零售消費市場景氣也明顯回升,讓股價被壓抑已久的中概股有了翻多的機會。

中國經濟內循環的終極奧義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