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

magazine No.713_Dec-16-20 · 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

cover image of 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自1981年創刊以來,《天下雜誌》以「積極、前瞻、放眼天下」的自我期許,以專業的分析、深入淺出的報導,屢獲國內外報導獎項肯定,更成為華文世界財經雜誌的第一品牌。 透過《天下》的國內外專訪、深度報導,不僅讓您即時與世界接軌、與趨勢同步,《天下》更不斷引介如:杜拉克、麥可.波特、梭羅等、大前研一等多位管理大師之最新理論,深化您在企業管理、策略競爭之知識。 《天下雜誌》--您的隨身智慧,邀您一起與世界同步躍升。 「與天下同行,共享快樂、共享知識、共享成長、共享未來」。*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將Netflix效應做大的第一步

六大趨勢,走出疫後迷霧

準備再次領導全球,「美國回來了!」

逆境見韌性別輕易放棄人生 • 從裂縫中生長的花草、危險時拚命一搏的老鼠,自然界中動植物面臨困境時展現的生命力,或許正是人們面對逆境時,最好的提醒。

莫迪戰略迷航印度好景不再? • 過去長期被西方看好的印度,近期卻因防疫失利、放棄RCEP等關鍵策略,將可能導致印度的未來發展不再那麼樂觀。

桂冠董事長:不解釋,直接停賣 • 近年頻頻推出特殊口味湯圓的老字號食品大廠桂冠,在五十週年遭遇最大公關危機,剛上市的話題產品四天就停產。董事長王正明獨家告訴《天下》,他為何選擇忍痛只為快速止血?

最像矽谷人的法國大使賈伯斯、馬克宏都愛他 • 當全球關注美中兩大強權,這位賈伯斯曾親自挖角的專家,給出了不同視角。二○二一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前蘋果電腦歐洲區副總裁、法國國際投資大使卡格尼,將越洋即時分享:台灣製造為何該去時尚法國?

機票漲一倍的時代?先佔好市場復活的地盤 • 一場疫情,帶來鎖國、隔絕,卻擋不住人們對旅遊的渴望。偽出國、國旅大爆發……,大家都在問,疫後的旅遊世界將會是什麼模樣?二○二一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邀請KKday 創辦人陳明明,分析旅遊產業新趨勢。

翻舊報紙找活路台版Airbnb業績翻三倍 • 脫離倒閉陰霾的Airbnb上市,首日大漲逾一倍,成為今年美國最大規模上市案。有「台版Airbnb」之稱的AsiaYo,也演出一場驚人的逆轉秀。曾任外資分析師的執行長鄭兆剛,怎麼做到的?

什麼都學得會GPT-3是誰? • 在人工智慧圈火紅的GPT-3,不僅能寫文章、算數學,甚至學會寫程式,她是如何辦到的?

青創世代的8個品牌戲法 • 年輕世代滿腔熱血地挑戰創業、打造獨特品牌,在一場跨世代的青創論壇裡,由資深前輩引路,面對躍躍欲試的青創們,有哪些關鍵提醒?

2021 亞洲經濟大預測 • 如果塔羅牌能看見未來的世界,大家最想問的或許是:疫苗何時普及?全球經濟能谷底反彈?台股會再衝高?一場疫情翻攪全球秩序,2021最大任務就是復甦,許多被延宕的計劃能如願進行嗎?因疫而生的「轉型」怎麼走?當亞洲國家一口氣大躍進,步上數位化最後一哩路,告別大崩壞的2020,誰會勝出?就看誰能把疫情變「東風」。

關鍵數字看世界 • 受新冠疫情衝擊,2020年各國經濟紛紛衰退。但在低利率、資金超便宜環境下,股市房市嗨金價因避險需求漲聲連連,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脫節。台灣可能成為先進經濟體中,唯一經濟正成長國家。若2021上半年疫情趨緩、疫苗順利上市,全球經濟有望反彈。

疫苗開打,歐美先搶八成 • 2021年全球經濟能否反彈,關鍵就在疫情能不能在上半年得到控制。而哪一國先施打疫苗、先群體免疫,就有機會成為經濟復甦最快的國家。

鬼滅、動森都上榜你看過、玩過了嗎? • 疫情侵襲,生活還是要多姿多采。好友改在遊戲中聚會,看看《鬼滅之刃》、翻翻毒雞湯書籍,出門戴口罩也要亮眼。十大熱門商品陪伴,不苦悶。

2021全球大事記

亞洲新常態:走數位化最後一哩路 • 新冠肺炎引爆的全球危機,成了亞洲推動數位轉型的東風。政府與企業無不抓緊機會,企圖完成數位化最後一哩路,他們怎麼做?如何轉型升級,在後疫情時代勝出?

企業帶頭、政府跟上台灣數位生活圈來了 • 位在疫情海嘯第一排,終於迫使台灣服務業體認數位化的重要,二○二○年全員動起來,要在二一年建構數位生活圈。政府也沒閒著,規劃成立數位發展部,當台灣數位轉型的總規劃師。

數位轉型元年 七成企業該衝刺的事

成立數位發展部 找出半導體之外的優勢

服務你的食衣住行 金融生態圈成形!

2021 台灣預測 • 疫情衝擊全球,一片慘澹中,卻有近五成CEO看好2021年景氣。當中國對台灣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兩岸的政商走勢會如何發展?2021年8月再戰公投,這場民主價值之戰,兩大黨又會如何接招?

突破已開發國家門檻台灣經濟三好兩壞 •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台灣GDP成長率卻達三.八三%,可望創下近十年次高。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台灣經濟面臨三個好消息、兩個壞消息。誰會是受惠的一方?

不畏疫情效應,近五成CEO樂觀看景氣 • 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二○二○年,終於走向尾聲。新的一年,為何面對疫情與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仍有近七成企業主敢加碼在台投資?台灣新的黃金十年即將再現,工作機會和薪水有增加嗎?

價値訴諸公投兩大黨民意之戰 • 牽動美中台關係的美國大選剛結束,又逢中國「十四五」首發年,同時,面對台灣蓄勢待發的公投、勞保與健保即將破產……蔡政府的「後小英時代」如何迎擊?國民黨內部又打算如何改革?

淘金天堂不復在台商、台青不西進 • 中共軍機繞台次數創新高、軍艦屢次現蹤花蓮外海,當台美關係擁有空前突破性的進展,兩岸之間是否會從冷和平變熱戰?在中國「一中促融」戰線不鬆手下,中國對台青、台商是否仍具吸引力?

貿易伙伴 • 地表最大自貿圈RCEP簽成、中日韓FTA看見曙光﹔美國新總統拜登上任,英國正式脫歐,德國、日本大選在即。瘟疫中,我們迎來的新開始,或許是改革與行動的契機。

貧病交迫+嚴重分裂拜登經濟學難施展 • 二○二一年,全世界將迎來一位美國新總統。但在新冠疫情摧殘,以及川普主義不退的情況下,無法期待拜登有何大刀闊斧的改變。不過,專家認為:美中關係將有轉機。

V型反彈+十四五開局中共一百歲生日快樂? • 早早甩開疫情陰霾,中國是二○二○年全球唯一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股債市、人民幣一片榮景。新的一年,中共正式推出「十四五規劃」,更要用V型反彈,喜迎建黨一百週年。

歐盟首度撒大錢救命趁振興推綠色轉型 • 第二波疫情讓復甦遙遙無期,歐盟首次聯合發債救經濟,預算卻可能來不及通過。英國正式脫歐,德國總理梅克爾退休在即,法國總統馬克宏卻地位不穩,對歐盟來說,這是迎接重大改變的一年。

令和歐吉桑三大考題靠奧運救經濟 • 二○二○年九月接任日本首相的菅義偉,在二一年十月即將面臨改選大限。他能否保住大位,就看他在三大考題的成績:數位化、中韓美關係以及奧運經濟學。

文在寅政府新挑戰‥「親中」的美國隊員?

閃亮越南、動盪泰國吃下供應鏈分化紅利 • 二○二○年簽下RCEP,號稱世界最大自貿圈,這是屬於東協的勝。儘管因為出口導向,受疫情衝擊不小,但東協不僅是中美新冷戰下的受益者,更已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未來可期。

富士康、緯創、和碩助攻印度製造大國夢有譜? • 「度製造」喊了六年,終於看到一點希望。總理莫迪新口號「自力更生」,從出口導向,轉為趁美中冷戰,吸引各國供應鏈落腳,台灣的富士康、緯創、和碩合計投資將破十億美元

未來產業 • 疫情下,遠距科技持續爆發,口罩吹起時尚風,抗體藥是疫苗前的浮木;中美續戰,從半導體打到6G;台灣創新雙板即將開板;國際品牌帶頭,傳產開始綠色革命;最夯的特斯拉,也將迎來勁敵。

被美國「卡脖子」中國半導體如何自給自足?

5G才剛商用中美已攻入太空6G

遠距軟硬體爆炸成長連算命都能視訊

分手英特爾 蘋果、微軟投奔ARM

疫苗有效前的浮木抗體藥再受矚目

搶攻面板終極技術 台廠能扳回一城?

銷售大爆發特斯拉新對手來勢洶洶

歐美吹起時尚口罩風台灣賺得到嗎?

汽車不加油了 全球最大公司為何還狂煉油?

不轉型就沒訂單 台灣化工廠變「綠」了

離岸風場陸續運轉 國產化能兼顧競爭力?

創新雙板將上路 催生台灣獨角獸?

投資前景 •...

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