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magazine No.622_Dec-10-20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cover image of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2008 年金融大海嘯的變化打亂了平靜的全球經濟規則,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如洪流般快速變化。立足台灣 36年的《財訊》,不僅不能放鬆腳步,更要加快我們的速度,把最真實、最深入的財經資訊,提供給廣大的讀者,為讀者創造最大的財富機會。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 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半導體產業二部曲

基礎建設的投資挑戰

戳破對中國經貿的兩點迷思

EMBA創造台灣新的可能

配置印度資產的必要性

新台灣的全球價值

意外的敵人比世仇更恐怖

邁向智慧醫材樞紐的關鍵一步

影音平台的雙重震央

Apple Car 來了 鴻海揪團忙卡位

《鬼滅》周邊商品暴紅 礦業股價也瘋狂

彭淮南一句話 王怡心錯失比特幣大行情

鞋業股后低調現身 力挺愛地球新創公司

黃金店面大褪色 台北商圈地王落難 • 疫情持續延燒,卻燒出國內房市火熱,對比台北市一線商圈店面蕭條落寞,遭受電商和疫情雙重打擊,昔日擁有黃金身價的店面,已經榮景不再。

沒人在挖礦了!別再窮追顯卡股 • 比特幣首度突破二萬美元大關,引爆所有加密貨幣的熱潮。挖礦概念股又再度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但真的可以追嗎?

劍指證券大餅 富邦金挑戰「坐二望一」 • 富邦金控宣布公開收購日盛金,並將盡速完成整併,一旦該案成功,將創下國內首樁「金金併」案例,在證券市場的影響力也將大幅提高。

蔣尚義投靠中芯 梁孟松趁機跳船? • 梁孟松與蔣尚義曾有師徒情誼,兩人卻無法同處一家公司;隨著蔣尚義即將加入中芯,幫助中芯轉骨的梁孟松立即掛冠求去,其中原因到底為何?

最強豬隊友 • 台灣曾經是僅次於丹麥的第二大豬肉出口國,口蹄疫爆發後,陷入了失落的23 年,2020 年6月,我們再次成為口蹄疫非疫區。上從飼料、養豬業,下到屠宰、加工業,台廠無不瞄準宛如試水溫般的百億商機,台灣準備重回國際舞台了,就靠著我們的「最強豬隊友」。

信功熟肉銷日二十年不間斷的祕密 • 信功從三人公司發跡,為區隔市場,靠研發推出冷藏肉首銷日本,歷經毀滅性的口蹄疫,隔年轉型加工熟肉外銷,隨著豬肉商機再起,進攻內外銷雙軌並重,重新擦亮招牌。

養豬門外漢復育原生種黑豬的奇蹟 • 李榮春從分不清豬種的超級門外漢,到榮獲百大青農,他花十二年找出原生黑豬基因、目標外銷,口蹄疫拔針後,吸引不少外國人敲門⋯⋯

大成跨界養豬躋身全台前三大 • 口蹄疫後台灣養豬產業一片低迷,大成二○○六年才開啟養豬事業,將養豬場融入科技、環保概念,成功育種、量產口感Q脆的桐德黑豬,受到老饕高度指名。

台畜品牌豬打進澳門只是起手式 • 成立五十四年、台日合資的台畜,是將第一塊冷凍肉賣到日本的公司,歷經口蹄疫日方撤資,十多年來調整策略,加緊腳步迎向外銷商機。

她的行事曆暗藏十五分鐘時間管理術 • 記者出身的日本JIN S台灣總經理邱明琪脫離舒適圈,並且主動積極爭取新工作,日前成為日本上市企業第一位台灣籍的女性執行董事。

捷迅超前部署搶先機 海空兩頭賺 • 全球貨櫃航運報價居高不下,市場一「櫃」難求,不少具時效性的貨物被迫改走空運,讓空運承攬業者捷迅營運表現亮眼。

新創小公司靠超低溫冷鏈迎接大商機 • 一場全球化疫情不僅讓生技大廠卯勁研發疫苗,也讓極低溫冷鏈配送成為待解決問題。這家台灣的新創公司研發出耐溫性產品,趕上了這波需求。

搭上科技風 尾牙「在線」很可以 • 餐飲業、展演活動業在這波疫情下成了超級受災戶,即將到來的年終尾牙群聚更令企業主憂心,但拜科技之賜,線上尾牙的興起,也能達到慰勞員工的效果。

封測再起 • 2020 年,台積電和日月光投控領頭,整個產業都在搶蓋新廠。權威市場機構調查,未來4 年封裝成長速度將高於整個半導體產業,一場跨界競爭的大混戰和大機會,即將展開。

封測再起

台積電先進封裝隊搭上成長特快車 • 台積電鬥三星,先進封裝將是未來的決勝關鍵;搭上這股風潮,不只載板三雄生意做不完,台灣也將有更多設備和材料廠打進這條供應鏈。

日月光腹背受敵用兩招穩住龍頭霸業 • 日月光的高階封裝技術在營收獲利上已大有斬獲,加上二○二一年要完成第二十五座智慧工廠,日月光準備迎接未來十年封測產業好光景。

力成站穩利基市場用併購擴大產品線 • 以記憶體封測起家的力成,拿下包括英特爾、金士頓、海力士等記憶體客戶之後,更收購超豐,布局邏輯封測業務,挑戰高階邏輯與異質整合產品。

均華十年磨一劍躋身台積電供應鏈 • 均華花了十年的時間,高階封裝製程用的機台終於在第四季通過台積電驗證,讓它正式躋身台積電3D IC 供應鏈之列,未來成長備受矚目。

盤點台廠封測受惠股14檔最具漲相 • 美國出重拳,上下游一條龍打壓中國半導體業者,全球半導體市場從缺晶圓代工產能,延伸到缺封測產能,封測報價上揚,台廠相關受惠股業績看俏。

長線達人林適中:別讓價格離價值太遠 • 台股量價都創下新高,有什麼樣的意涵? 現階段又該持有什麼樣的投資心態?長線投資達人林適中分享他的觀察與看法。

未上市櫃股票課稅 政院出招一箭雙鵰

《電馭叛客》臭蟲不斷 股價大洗三溫暖 • 波蘭遊戲公司Cdprojekt被視為國寶級遊戲公司,作品曾被當作禮物送給歐巴馬,但隨著爭議不斷的新作上市,這家國寶級公司的前景似乎也蒙上陰影。

中國全國台研會人事變動透露的訊息 • 新任中國全國台研會會長汪毅夫,祖籍台灣台南,一九九八年至二○○八年任福建副省長,與長期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成為好友,更是習的重要對台幕僚。

習近平跳不出海外債務大錢坑 • 這項承諾提供一兆美元資金建設主要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施,號稱全球「世紀工程」的計畫,可能演變成中國首次的海外債務危機。

醫療科技 跨領域的願景與難題 • 人工智慧應用在生技醫療是全球新趨勢,台灣科技大廠也想運用資通訊技術的專長,找尋新商機,但跨界合作其實是有難度的。

現當代藝術躍居亞洲市場新主流 • 武漢肺炎疫情打亂了全球經濟步調,藝術市場也遭波及;不過,蘇富比及佳士得二○二○年在香港的拍賣成交總額仍達一一四億港元,顯示亞洲藝術市場依然活躍和穩健。

一匹馬身價兩年暴漲三十倍 • 分散投資風險避免資產流失,「英國鐵路養老基金」以二十五年的時間投資藝術品,每年收益逾一○%,其中以中國作品的報酬率最高。

貝佐斯「放開方向盤」的自動化魔法 •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持續創新,將預估模型納入工作流程。他要零售部門員工採用「放開方向盤」措施,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工干預,讓系統來處理。

「深層政府」拔掉川普的理由

美台股市再戰新高的後盾

投資逆轉勝的三個建議

逢高就放空當心被軋

二○二一年上半場 多頭行情續攤 • 美國短期內不可能升息,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決定未來美股的大趨勢,投資人不妨放膽抱牢持股,靜待大多頭狂潮墊高獲利。

內外資都按讚的7檔熱門股 • 2021年上半年台股多頭格局仍是目前共識,半導體、綠能、貨櫃航運等白馬股的優勢仍在,但投資人更想知道的是,還有哪些新鮮題材維持股市熱度?2020年底投信與外資加碼的標的,可作為參考。

外資老先覺 看到金融股有基之彈 • 多重利空夾擊,金融股展望一度悲觀,隨著疫情可望緩解,縱使未來低利環境持續,金融股最壞狀況應已過去,但投資人仍須慎選投資標的。

景氣復甦他先知 原物料股漲聲不斷 • 這一回因為疫情關係,原物料在人力不足,產能提供有限的情況,反倒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繼而引爆這一波原物料的漲價效應。

缺貨拉抬電子股 敢漲價就有飆相 • 大盤來到萬四高點,選股難度加大,但為了要拚績效,產品喊漲的電子股,就成為市場上一盞明燈,資金也不斷地往這裡投下去。

美國全面封殺中企的兩大絕招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