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第 43 期 (民國 60 年 7 月)

ebook

By 《大學雜誌》編輯部

cover image of 《大學雜誌》第 43 期 (民國 60 年 7 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7月推出的《大學雜誌》,封面是「七七」兩個字,主題是七七事變與抗日運動,有陳少廷的〈林獻堂先生與祖國事件〉,徐復觀的〈抗日往事〉,李雲漢的〈抗日先鋒第二十九軍〉,陳三井的〈列強與七七事變〉,陳南邨的〈七七前後的片憶〉。另外,以本社編委會名義,發表〈嚴厲警告美日政府侵略釣魚臺聲明〉,對美日在6月17日非法簽訂「協定」,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移交日本,並將我國領土釣魚臺列嶼一併包括在內,表示強烈抗議。美國妄交釣魚臺給日本,也再次引發大學生的憤怒,〈六一七學生示威紀實〉一文指出,6月17日,臺大學生在重重阻力下發起示威,集結逾千學生至美國及日本大使館,宣讀並遞交抗議信(由王曉波起草)。在從美國大使館遊行至日本大使館途中,學生呼喊「打倒帝國主義」、「日本鬼滾出去」等口號,同胞們為遊行隊伍鼓掌,一起振臂呼口號,展現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本期還有一篇重量級的文章,是由張景涵(張俊宏)、張紹文、許仁真、包青天合撰的〈臺灣社會力的分析〉,嘗試對臺灣的社會潛力及社會結構作一番分析探討,希望使社會的各種階層各種潛力從根本上建立起鞏固而深厚的基礎。全文甚長,分三期連載,本期先針對一、舊式地主;二、農民及其子弟,進行冷靜分析,了解他們在現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從沒落到轉型的過程。

《大學雜誌》第 43 期 (民國 60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