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第3期(民國57年3月)

ebook

By 《大學雜誌》編輯部

cover image of 《大學雜誌》第3期(民國57年3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知識份子要如何為國家服務,不同的知識份子有不同的態度和見解,這一期的「大學論壇」有三篇文章,陳少廷、杜維明、羅業宏各自提出了他們的看法。陳少廷〈加速知識工業的發展〉主張,中國要在新世界裡生存下去,只有加速發展她的知識工業。各大學、學術機構及其他研究中心,都是知識工業中重要的知識工廠。在揭櫫發展知識工業的同時,「我們不只要加深理智層次上的認知,更要呼籲所有從事知識工業活動的知識份子,以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科學化的前途為重,人人要發揮最大可能的貢獻。」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書的杜維明,寫下〈在學術文化上建立自我〉,文中直指,當知識份子放棄了批判的精神和高於現實政治的理想,他就會失去了衡斷價值的獨立標準。於是金錢、官位和武器逐漸凌駕「知識」之上,「知識」份子的發言權被剝奪了,自身的存在也被全盤否定。杜維明建議知識份子要好好讀書和研究,才能成為現代中國的發言人,東西文化交流的見證者。港大教授羅業宏鑑於年輕人容易受騙和激動,在〈怎樣成為一個真理追求者並打破奴役心靈的鎖鏈〉中,以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提出免於受騙的方法,「如果你對任何事情有意見,你的意見必須用可靠的事實來做根據,而不是以希望或恐懼或偏見來做根據。」對付各色各樣的野心家,在事實面前,他們都要無計可施。

《大學雜誌》第3期(民國5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