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第32期(民國59年8月)

ebook

By 《大學雜誌》編輯部

cover image of 《大學雜誌》第32期(民國59年8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嬉皮與學潮是美國當前的重大問題,本期《大學雜誌》有曾炆煋與徐靜合寫的〈嬉皮的心理分析〉,以及王杏慶(南方朔)譯的〈美國大學動亂之析判〉,探討這兩個問題。前一篇文章認為,美國嬉皮現象形成的背景,包括受不了現代化社會生活的壓力,講求個人成就的反作用,對社會的失望及抗議,性心理不成熟與心理性別的不確定,青年群眾心理的影響等。作者分析,臺灣青年雖也有「奇裝異髮」,但因文化社會背景不同,實質上並無形成嬉皮的可能。王杏慶的譯文,則是全面檢視近一年來的美國校園動亂,美國學生們在追求什麼?動亂為何在校園如此蔓延?這是否是美國社會結構變遷的表徵?美國《新聞周刊》記者深入調查採訪,在本文提出了分析與研判。

《大學雜誌》第32期(民國5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