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第25期(民國59年1月)

ebook

By 《大學雜誌》編輯部

cover image of 《大學雜誌》第25期(民國59年1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民國59年(1970年)《大學雜誌》邁入第三年,《大學雜誌》在這一期有陳少廷的〈論學者與政治〉,還有陳鼓應的〈瑣憶殷海光老師〉,觸及了幾位當代傑出的知識份子。陳少廷提出一個問題:學者是否宜於從政?他舉徐道鄰和蔣廷黻為例,徐道鄰是知識份子涉身宦海得不償失的例子,但他還算是潔身自愛,最終辭官回到學術界。蔣廷黻則以學問才識馳名國際,他認為知識份子與政治的關係是切身的。作者則指出,事實上,在傳統的官僚政治結構之下,潔身自愛的學者,很難有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能不同流合污就很難能可貴了。殷海光是位熱情而富理想主義的知識份子,陳鼓應在〈瑣憶殷海光老師〉中,談到他和殷海光之間的許多故事,點點滴滴,映照出殷海光巨人般的知識份子身影。陳鼓應感慨道,要想再找一位益師良友,一起談談學問,編織夢幻,已不復再有了。另外,何秀煌寫了一篇〈政風、教育與留學生〉,談到歷年來成千上萬留學生跨出國門,卻只有寥以百計地返國服務。在表面原因之外,更基本更關鍵的因素是什麼?何秀煌提到,原因是留學生不喜歡臺灣的社會風氣與政治風氣,而臺灣的教育措施與方針,以及號召留學生歸國的待遇與心態,也有諸多值得檢討之處。

《大學雜誌》第25期(民國5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