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magazine No.620_Nov-12-20 ·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cover image of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2008 年金融大海嘯的變化打亂了平靜的全球經濟規則,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如洪流般快速變化。立足台灣 36年的《財訊》,不僅不能放鬆腳步,更要加快我們的速度,把最真實、最深入的財經資訊,提供給廣大的讀者,為讀者創造最大的財富機會。 2009年10月28日起以全新的《財訊 雙週刊》正式發刊,更迅速的反應新聞的變化,更快速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而用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讓這本雙週刊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財訊 》 雙週刊希望更貼近我們與讀者的距離,因此在內容上,我們也將更多元化、更豐富,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會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給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貼心提醒:因數位技術變遷,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請選購2010年(含)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

迎接「後川普時代」

螞蟻集團的長征

壯大台灣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二代「逐漸」接棒

哪種資產可以傳家?

活下去的十個關鍵

民調之死

醫療數位轉型的關鍵

一日健檢的滋味

蔡明忠被女兒嗆:在家打game 比你去喝酒好

黃崇仁壽宴直言不虛此生 力晶小股東臉書感歎

日本珍奶熱退燒 「沒人陪聊」惹禍?

義大利超級精品來台設點 回報口罩外交的感動

記憶體價格跳水 台廠營收跟著下修

金麗科淨值六元 股價憑什麼挑戰百元

美國最年邁總統拜登的從政之路 • 現年七十七歲,拜登立足政壇已有半世紀,憑藉豐富的從政經驗,他將在這個危險與不確定的世界投射穩定、老練的身影。

少了川普 美文官與國會仍挺台 •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未來民主黨執政團隊是否調整外交戰略,進而改變台美關係,是全國人民關切、也是蔡英文政府面臨的挑戰。

美中關係回不去 台美關係也不會倒退 • 面對台海緊張,拜登的處理手段也許會和緩些,而中國是否視為美國示弱,而更進一步進逼台灣? 值得關注。

讀懂拜登經濟學 2021年投資策略 • 下屆美國總統極有可能換人做,輝瑞適時送上COVID-19 疫苗試驗成效達90% 的好消息;美國大選、疫情、經濟,是左右投資的3大影響力,如今大選大勢底定、疫苗有眉目,經濟可望恢復正軌;即便拜登被視為近年美國最弱勢的總統,至少美中關係半年內不會暴衝,反映在台股,2021 上半年應不寂寞,但投資標的,會有評價變化!

聚焦3個關鍵預知美中科技戰新走向 • 拜登將另闢戰場,持續執行川普留下的抗中計畫,但他已訂出新的遊戲規則,將會如何影響產業發展,對台灣科技業是利是弊?

重回基本面法人精選明年看好的6大產業 • 法人普遍認為,拜登當選,綠能產業將是受惠的題材股;如果回到基本面思維,投資人或可搶先布局半導體、貨櫃航運等相關個股。

大選激情過後4位達人教你淡定選好股 • 當全球政治緊繃情勢解決了,對資本市場而言就是好事:寬鬆資金仍將持續,錢無處可投資時,股市成為最好的管道,哪些個股最穩當?哪些最具成長力道?

財報挖好股 25檔競爭力升級公司曝光 • 今年影響獲利最重要的因素:疫情、美國政策、匯率。這是變數、也是機會,從已公布的第三季財報,看到企業技術升級的第一手名單。

林郭文艷:我也想問,到底怎樣決策才是對的? • 大同股權之爭塵埃落定後,出任榮譽董事長的林郭文艷首度打破沉默,在《財訊》獨家專訪中,透露這兩年來從子公司破產到失去大同經營權,「時也命也」的無奈。

3大家族密會 整併大新光進入關鍵時刻 • 成立超過75 年、由吳、林、洪3 大家族組成的泛新光集團,旗下10 家股票掛牌公司總市值超過5000 億元,今年卻不斷有負面訊息登上新聞版面。然而危機卻似乎醞讓出轉機,吳家4 兄弟在各自登山30 多年後,攜手合作的可能性隱然浮現。

三代就定位 盤點新光王子、公主們的接班布局

微軟營收成長趨緩 暗藏PC產業隱憂 • 微軟最新一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收也創下歷史次高,然而財測成長性不如市場預期,造成股價一度下跌,透露出什麼訊息?

優達挾鴻海基因 率先打入AT&T • 5 G普及化,具有鴻海血統的優達,領先全球出貨美國電信龍頭,印證技術能力以及電信設備白牌化時代來臨,未來幾年成長可期。

全速配打造機車軍團 用CP值搶攻宅配 • 全速配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物流業中的藍海,挾豐厚經驗與資源全力搶攻市占。物流業版圖會不會重新洗牌?

台灣風電快轉 將變成「亞洲丹麥」 • 台灣的離岸風電多年前被大家唱衰,近來不但國人開始接受,許多國家也都來共襄盛舉;除了提供綠能,政府更念茲在茲的是推動本土化,讓國內產業升級。

企業傳承百年 度過危機的力量 • 企業要經營超過百年並非易事,但如果心存善念,目光放遠,及早思考接班問題,絕對可以傳承家業長長久久。

陰影下的房市派對 • 繼2014 年的高點之後,今年台灣房價指數再創下歷史新高。這波買氣來得又急又快,房市亂象死灰復燃,逼得政府不得不出手;此外,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市場長期恐供過於求,都讓熱絡的房市蒙上一層陰影。其實,這波房市的買賣盤結構,已與過去大不相同,看懂漲價潮背後的真相,才能在這場派對成為贏家。

全台三大潛力區新案總掃描 • 都會區的熱度不如擁有重大建設題材的蛋白區。本刊精選「北部機場捷運沿線」、「台中捷運綠線沿線」、「南部科技走廊」三大高成長區域,從周邊新案行情、中古屋行情到知名推案,精準掌握第一手情報。

破解賣房四大銷售話術 • 買房是人生大事,許多人一輩子買房不超過三次,累積的經驗有限,加上此波房市熱度以首購族的占比最高,記得關鍵眉角,才不會買錯房搥心肝。

代銷股價帶頭衝 這波漲法不一樣 • 台灣房地產展開新一輪的大多頭行情,資產股、營建股卻沒有全面大漲;代銷業率先吹響反攻號角,再由營建材料廠商接棒,而下一波將由哪個族群領軍呢?

《鬼滅之刃》暴紅背後的魔力行銷 • 《鬼滅之刃》從漫畫、動畫到電影,逐步擴大圈粉,也帶動相關企業股價上揚;除了故事引人入勝外,它巧妙的行銷策略,也值得參考。

艾司摩爾與應材沾了台積電的光 • 在5 G、AI及高速運算強勁需求的帶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復甦,而台灣半導體產業因近兩年擴大投資規模,已成為全球半導體設備的進口大國。

馬雲啟示錄 記得:黨才是老大! • 馬雲炮打黨中央,遭到中共四大主管機關圍剿;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馬雲此次在劫難逃,雖不至於坐牢,但交出實際控制權並公開認錯,是免不了。

拜登的新左派路線能否行得通? • 拜登的專長在外交政策和司法領域,而不是經濟;一位前任官員表示,拜登傾向左翼立場,他的世界觀是留意工人和一般美國人,而不是去適應金融機構及大企業的需求。

台北藝博贏了面子 輸了多少裡子? • 記者曾問某屆台北藝博主辦人:「人潮與上屆相仿,為什麼發布的參觀人次卻少了兩、三萬?」主辦人回答:「就像遊行示威,以前是主辦單位數字,今天公布的是警察局估算人數。」

疫後重生 靠新科技翻轉新經濟 • 一如以往的危機,這次的新冠肺炎危機也將催生更多改變。許多危機前即已存在的趨勢將會加速發展,有些則會消退。

美國大選中是誰被設計了?

美國大選無礙台股攻堅

避開強勢股的兩個陷阱

軍火股站上浪頭 資金潮湧向A股 •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這件事給投資人的啟示是:中國民營企業的股票,不管是再大的螞蟻,都是可以踩死的螻蟻。

今年9 月批發業營業額年增率8.2%

醫食同源的漢方咖啡

口罩下的沉思

金馬獎的人生況味

艋舺老巷弄的咖啡香 • 近年,萬華開始興起獨立咖啡館,老闆不乏是回鄉、就地創業的萬華囝仔;老巷弄裡的咖啡香,為萬華的人文風情寫下新的一頁。

Wealth Magazine 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