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未來3

ebook 超強未來父母手冊——你不能不知道的11個教養觀念與作法

By 羅曼如、徐宏義

cover image of 教育大未來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天才徐安廬的父母著作,分享歐美與台灣的教育發展趨勢,以及徐氏夫妻在教養孩子的實際經驗與其他案例分享,讓關心如何能善用科技來培養孩子未來能力,以及如何利用創業訓練培養孩子成為全才的父母,有實務經驗的分享與實際方法作為依據與參考。其中也特別著重父母關心的孩子使用電腦問題,並根據科學研究和親身經驗提出解答與做法。

讓焦慮的父母不再焦慮,天才父母的經驗與做法!

如何善用科技培養孩子未來的生存能力?

如何用腦神經科學改變孩子的行為?

如何能正確使用電腦,享受電腦的威力,不受電腦之害。

父母以為不好的,其實是好的!

作者的親身經驗與實際教學分享,

父母與教育者的疑問完全解答!

作者徐宏義與羅曼如長年關心教育與科技發展,因而成立了EDUx基金會,提倡以數位科技和新的學習方式,希望能改變下一代的學習方式。因為他們經常在與家長的交談中被問到一些重覆的問題,聽的的次數愈多,表示這是父母最關心的,或是最困擾的問題;再加上有些問題沒有人問到,多少表示許多家長或年輕人忽略了這些重要的問題。為了這些焦慮的父母,他們寫下了本書的內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享他們在實驗教學裡碰到最大的問題是,小孩子在傳統的教育方式底下,養成出一種「只做你教我的」的習慣,於是在要求孩子自己發揮創造力時,有許多學生常常瞪著老師,不知道要如何思考。但是未來社會裡,許多事情都是全新或第一次碰到的,在無前例可循的狀況下,工作者就必須要能提出解決的辦法,創意、創新、創造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第一章就是談如何訓練小孩的創造力。

第二章談自學(Self-Learning)。在傳統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填鴨式的教育。作者指出許多有成就的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早早就輟學(離開學校的原因不一),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他們停止了學校教育但從未停止過學習。有些人甚至認為,離開學校才能真正開始學習。這就是自學的重要性。

第三章談無私的分享(Sharing),談到小孩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作者從人類的群性大腦(Social Brain)出發,談到小孩子如何由同儕合作,透過同儕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領導與被他人領導,並且讓自己的學習更深入。

接下來,討論大腦和行為的相關性,深入探討如何讓小孩具備自我動機,他能自己驅動自己,追求他的熱情,是父母夢寐以求的事。但是許多父母的行為其實是反大腦學習,是撲滅學習動機的作法。作者在這一部提及何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另外,作者並探討了「習慣」(Habit),因為想要改變什麼壞習慣,如果不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習慣在大腦內是怎麼形成的,就根本無法改變習慣。如果了解大腦怎麼看待習慣,就會知道如何對付壞習慣,永遠的去除惡習。這裡便提出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去除某些壞習慣。

接著,作者談到電腦,並回答了三個父母最關心與最常問到的問題:一、要不要買電腦給小孩?二、用電腦會傷害小孩眼睛怎麼辦?三、小孩沉溺在電玩或電腦裏,怎麼辦?並提出他們的親身經驗和做法分享。

最後,作者提出一些非常重要但父母師長經常誤解的事:成長理論中的失敗,以及如何看待失敗;電玩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以及好的電玩遊戲其實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還有,為什麼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學生反而會是推動未來世界的舵手,作者舉了許許多多各行業成功人士的實例,解釋為什麼他們能反敗為勝。

作者總結道:如果能花時間在專業的學習上,或把語言念好(不是考試,而是真能運用),或追求某一種嗜好,人生不但更有趣,而且會更成功。

教育大未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