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有意思

ebook 從古典樂到流行曲,從文藝復興到現代藝術,提昇文青力的必備手冊

By 覃子安

cover image of 藝術,有意思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文青注意!】 試著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的藝術Sense有幾分: 1.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有什麼不同? 2.怎麼分析畢卡索的名作《格爾尼卡》? 3.被稱為莎士比亞「最黑暗的劇作」是哪部? 4.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候? ◎歌劇中的「宣敘調」跟「詠嘆調」有什麼不同?   ◆宣敘調(Recitativo)   宣敘調可稱為「說唱」,它是將語言的音調和節奏音樂化、誇張處理而形成的一種歌唱形式。十七世紀上半葉,長於敘事的宣敘調隨之進入全盛時期,早期歌劇主要由宣敘調構成。   ◆詠歎調(Aria)   十七世紀末隨著歌劇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宣敘調的平淡,希望有更富於感情色彩的表現形式,從而產生了詠歎調。其特點是富於歌唱性、長於抒發感情、講究伴奏和特定的曲式(多為三段式)。   此外,詠歎調篇幅較大,形式完整,留給作曲家和演員許多發揮空間,幾乎所有的著名歌劇作品,主角的詠歎調都膾炙人口。   ◎「藍調(Blue)」到底是什麼?   「藍調」原意為悲傷,約產生於十九世紀末,由被從非洲販賣至美國南部莊園中做奴隸的黑人所哼唱的勞動歌曲、靈歌結合而成。  最初的藍調基本上都是歌曲,每段歌詞採用三句的結構形式,第二句重複第一句。在曲式結構上構成AAB的曲式,常用慢4/4拍。其歌曲的音階形式常使用降三音和降七音,切分節奏也較多。   藍調對西方流行音樂影響深遠,爵士樂、節奏藍調(R&B)、搖滾樂(Rock Music)、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現代的古典音樂中都含有藍調因素。 ◎承認吧!其實你根本不認識名畫!       ◆莫內的《印象·日出》在哪裡畫的?   《印象·日出(Impression, soleil levant)》,是莫内於178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筆觸隨意零亂,展示出霧氣交融的景象,給人一種瞬間定格的感受。   ◆塞尚為什麼對水果情有獨鍾?   塞尚喜歡將物體幾何化變形,使普通的水果、瓶罐和桌面,完全打破習慣的透視布局,給人以質感、重量感和體積感,例如名作《廚房的桌子》。 ◎說到電影流派,只認識好萊塢就太嫩了!   1950年代末,法國興起新浪潮電影(French New Wave)。反對傳統藝術表現手法,強調生活化和紀實性,有的還帶有現代派藝術的荒誕性和精神分析特點。   新浪潮電影用意識流手法揭示人的潛意識,它往往自由轉換時空,使時空錯位的電影畫面成為一種人的潛意識的外化。如被視為電影史上的一顆「核彈」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大幅度自由運用鏡頭,電影畫面一下是1940年代,一下又回到1950年代;一下是日本的廣島,一下又回到法國的德國占領區。透過「時空錯位」的表現手法,著力揭示、渲染人物心靈深處通常難以顯露和表現出來的心情。 ◎放下你的手機,來一份茶點,「藝術意思」一下   本書囊括古今中外的藝術知識,從音樂、繪畫、戲劇、舞蹈、建築與電影,包羅萬象,簡明齊全,讓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穫最豐富藝術知識!

藝術,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