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歡樂頌

ebook 用音樂征服命運的貝多芬

By 盧芷庭

cover image of 無聲的歡樂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在傍晚於臺灣大街小巷間響起的《給愛麗絲》 小學生音樂課本就會教的《歡樂頌》 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 其實都出自知名作曲家貝多芬的筆下! ◇◇◇◇◇◇◇◇◇◇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這樣美好,活它一輩子吧!」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 ——貝多芬 作為音樂家,他卻失去了對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聽力」 他焦慮、痛苦、抑鬱,甚至渴望自殺 儘管如此,他依然在苦難中站了起來 浴火新生,更為燦爛耀眼 他就是舉世聞名的「樂聖」貝多芬 ◇◇◇◇◇◇◇◇◇◇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國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被人們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祖父是波昂的一名宮廷樂隊指揮,父親是一位宮廷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位女傭。自幼貝多芬就顯露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父親為了將他培養成像莫札特一樣的神童,從小就逼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從八歲開始,貝多芬就已經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了。 如莫札特所預言的那樣,貝多芬後來成為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和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思想,具有濃烈的英雄主義情感。他的作品既壯麗宏偉又樸實鮮明,音樂內容十分豐富,同時又容易被聽眾接受和理解。 但後來貝多芬的聽力卻開始下降,最後甚至完全喪失了聽力。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執著,而是「扼住命運的喉嚨」,用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創作出了許多經典的傳世之作,比如代表他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代表他堅韌毅力的《第九交響曲》等。 在這些經典的音樂作品當中,貝多芬將自由的精神和滿腔的熱情都傾注其中,從而開創了音樂史上的新領域,總結了他光輝燦爛、史詩般的一生,也展現了人類美好的願望。 貝多芬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面前時,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只有對他這樣的一個人我們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本書從貝多芬的兒時生活寫起,述說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希望讀者們能藉由本書更深入認識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了解他坎坷的人生、對音樂執著不懈的追求,以及對命運不放棄、不認輸的堅毅精神。

無聲的歡樂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