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

ebook 以中國為例

By 趙鵬程 著

cover image of 教育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他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一位有威信的老師,這種威信更多地來源於他的德行。「顔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足見孔子在學生眼中的形象之高大。孔子能取得這樣高的評價,獲得世人的尊敬,與他注重修養、自我完善是分不開的。孔子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求自己「終身向學」外,還極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子曰:『德之不修, 學之不講,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視自己的德行。他認為一個人只有自己品德高尚才能去影響他人。教育者更應該注重自己的操守,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才能更好地實行自己的教育觀。現代教師也要時刻記住並踐行孔子的教育思想。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徵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的、首要的東西決定的,在這個和諧裡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這裡強調的就是道德的作用。而教師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操守對學生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在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和人格特性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社會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 更要充當起示範者的角色,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 給學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樣。」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其在社會中應該是模範公民, 教師在學生甚至公民心中的威望就來自他的道德和學識。「教師作為社會文化價值與道德準則的傳遞者,極易被學生看作代表和具有這些價值和準則的人。」因此,培養高尚的思想道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不僅是教師發展的必行之路,更是作為人成長的必經之途。

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