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中國統計制度變遷

ebook

By 郭建軍 編著

cover image of 1949年後中國統計制度變遷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1949年後,為了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中國政府開始著手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這一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其時間跨度一般被認為是從1949年到1952年年底。最初,中國集中統一的政府統計部門尚未成立。統計工作更多的是以各部門或各地區各自開展的形式開展。其中,比較典型的有中央財經委計劃局的統計處、文化教育委員會下設的統計局和東北人民政府統計局。為了開展經濟恢復工作,1949年7月21日中國國家政府政務院設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財委), 以開展經濟恢復的相關工作。中財委下設的6局1處中的計劃局又下設8處:重工處、輕工處、農業處、物資處、交通處、財經處、綜合處、統計處。其中,統計處第一任處長為狄超白,最開始全處工作人員僅有20來人,主要進行關於經濟方面的一些粗略的統計工作,而後改名為統計總處,這是其後國家統計局成立的基礎。本書對1949年後70來年的中國政府統計制度改革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和總結,分析不同階段、不同社會經濟形勢下,政府統計制度的演進歷程、主要特徵及取得的主要成就,總結中國統計制度發展變遷的歷程和階段性特徵,深刻揭示統計制度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緊密聯繫,總結經驗, 發現規律,以史為鑒,指導未來。

1949年後中國統計制度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