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期 (民國76年9月)

ebook 大學雜誌

By 《大學雜誌》編輯部

cover image of 第209期 (民國76年9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依據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大學雜誌》合訂本,最後一期是民國76年 (1987年)9月出刊的第209期,本期主題是「海峽兩岸返鄉探親」。《大學雜誌》基於人道關懷和長期關注海峽兩岸問題的立場,8月14日在耕莘文教院主辦「海峽兩岸返鄉探親演講討論會」,企圖喚醒社會大眾的關心與政府當局的重視,讓當年隨政府來到臺灣的老兵能踏上回鄉的道路。演講會由《大學雜誌》主辦,中國民主促進聯盟、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協辦,召集人是《大學雜誌》發行人陳達弘,主講人有謝正一、孟德聲、王志文、鄧可瑾、何文德、曾祥鐸、謝學賢、劉君燦。陶百川雖未到場,但提供〈四郎探母我有深感〉一文,以示支持。這場演講會的舉辦,不僅吸引滿場學者與民眾聲援,更引起輿論界廣泛討論,而政府也迅速回應民意,政策性決定開放人民返鄉探親。鄭一青的〈千里探親〉有詳細的追踪報導。本期社論〈迎接21世紀新中國〉指出,《大學雜誌》在過去的歲月裡曾扮演過主導「社會覺醒」的角色,也長期「冬眠」地旁觀各種思潮在激盪著臺灣社會。作為一份知識份子代言人之一的《大學雜誌》,一直支持各種有助於國家社會等運動的蓬勃發展。基於「喚醒」的出發點,《大學雜誌》主辦了海峽兩岸探親的演講會,成為第一個公開探討兩岸接觸的演講會。社論認為,返鄉探親是「突破」接觸的起點,這個接觸,將在兩岸冒出民主自由繁榮安定的火花,社論也預期,兩岸的中國人必定「親如手足,情同兄弟」般開拓21世紀的新中國。《大學雜誌》在堅持了20年後,結束了見證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史的角色,在第209期暫時畫下休止符,等待時代召喚、重新出發的契機。

第209期 (民國7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