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尼克森在1972年訪問中國大陸後,臺美關係不斷處於低潮,近來卡特拋出所謂的「三條件」,讓臺灣關心國事的人議論紛紛,卻少見有人提出具體辦法,《大學雜誌》特別推出專題探討此一問題。司馬卓介的〈對美匪關係正常化的看法〉,認為必須面對美國最終必然會承認中國大陸的事實,向美國討價還價,要美國一旦與中國大陸建交,與臺灣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必須繼續有效,雙方也仍然保持官方往來。謝正一的〈為國家長遠利益應採彈性外交政策〉,主張採「德國模式」,要求美國承認兩個政府,將難題丟給美國人。王爾德的〈山姆叔叔的魔術〉,則引述鄧小平的說法,即「德國模式」絕不可以,但「日本模式」可以接受。卡特「三條件」提出美國關閉在臺大使館之後,將另在臺設一商務處,正是「日本模式」,也就是美國的「三條件」,只是在中國大陸的「斷交、廢約、撤軍」加上一層糖衣。文章提醒要拆穿這個魔術,並運用美國民間力量,請美國人注意卡特的動向。黃敦涵的〈一著錯失,危機立現〉,文中表示曾致函卡特、范錫 (國務卿),呼籲美國認清臺海在地緣政治上的關鍵地位,不要輕言背棄臺灣這個盟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