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及其影響因素的時空異質性研究

ebook

By 張紅歷編著

cover image of 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及其影響因素的時空異質性研究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過去40年中國經歷了世界上最快的生育率轉變,但同時也出現了另一種重大的人口轉變趨勢, 即自1980年代以來出生人口性別比(簡稱出生性別比)不斷上升。其被看作是中國人口年齡性別結構轉變的重要特徵之一,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量關注(楊菊花,等,2009)。伴隨著中國人口發展進入深度轉型期,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發生了重要的轉折性變化,人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已上升為中國人口發展的主要矛盾(何維,2019)。出生性別比(Sex Ration at Birth, SRB),是指某一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活產男嬰與活產女嬰人數之比,一般以每100名女嬰對應男嬰的人數表示(姜全保等,2019)。出生性別比是人口學研究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人口性別年齡結構發展變化的自然基礎和人口性別的動態起點(李智,等,2016)。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一數值並不是出生人口真實的性別比,但在每年出生人口數達到一定規模滿足大數定律時,可以認為出生性別比與真實值差異不大(胡耀嶺,2010)。在沒有人為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出生性別比僅受到自然生物因素的影響,應是一個穩定的統計指標,可以作為判斷一國(地區) 性別結構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

人口是社會發展的基石,一切社會經濟活動都離不開人這一主體,因此一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人口具有合理的結構。性別結構是人口結構的基本要素之一。出生性別比是否處於一個合理範圍,不僅對總人口性別比以及分年齡性別比具有決定性作用,還影響著未來的人口增長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國(地區)的社會經濟運行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本書利用1982年以來歷次人口普查數據和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以中國省域(含自治區、直轄市)為研究對象。首先,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空間統計分析對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時空分異特徵進行深入探究;然後,構建經典計量模型,時間加權迴歸模型、地理加權迴歸模型、時空地理加權迴歸模型三種空間變系數模型,從經濟、社會、政策、醫療等方面,對中國省域出生性別比的影響及其時空異質性特徵進行估計與比較分析;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治理中國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相關政策建議。

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及其影響因素的時空異質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