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文化時空

ebook 廣西民族建築文化解讀

By 覃彩鑾 著

cover image of 居住的文化時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隨著廣西原住民族歷史的不斷發展,在經歷隋、唐、宋、元時代後,漢、瑤、苗、回、彝、仡佬、京等民族不斷遷入壯、侗民族聚居的廣西地區,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格局。到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居住生活需要的不斷增加和民族建築文化的相互交融,促進了各民族建築及其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僅建築種類空前增多,營造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建築工藝更為精巧。除了民居建築,還出現了風雨橋、鼓樓、戲台、閣塔、會館、土司衙署、書院、廟宇等類建築,凡涉及人們居住、交通、集會、教育、商貿、祭祀、娛樂所需的建築,種類俱全,應有盡有。為了適應嶺南地區的自然條件,即使是由中原內陸遷居嶺南的漢族修建的各類建築,其風格也已逐漸地方化了,表現出鮮明的嶺南特色。各種風格的建築構成了豐富多彩、別具特色的民族建築大觀。本書透過探尋廣西壯、漢、侗、瑤苗等世居民族居住生活的歷史印跡,以考古學、民族史學及民族藝術學等學科的視角解讀了這些民族典型的建築和干欄、客家圍屋、風雨橋、鼓樓等所蘊含的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從建築群落中梳理廣西民族傳統建築起源與傳承發展的脈絡,揭示了廣西建築文化體系與風格特徵,再現廣西各民族的智慧靈光與創造精神,展示了廣西民族建築的藝術與科學價值及其在中華民族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

居住的文化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