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該走的路

ebook 歐巴馬如何抗拒華盛頓的政治惡鬥,重新定義美國與世界的關係

By 德瑞.蕭雷

cover image of 美國該走的路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曾經象徵理想、充滿希望的總統,為何坐困白宮,有志難伸?

華盛頓政治菁英究竟生了什麼病,導致美國一步步走向錯誤的道路?

八年前挾著全球旋風入主白宮的歐巴馬,在卸任時卻備受批評與譏嘲。在華盛頓的名嘴與政客眼中,近年來接二連三的國際危機都是歐巴馬的軟弱與錯誤決策所導致。伊斯蘭國恐攻,利比亞內戰,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暴行導致難民流竄,更別提普丁入侵烏克蘭,習近平圖謀南海,皆嚴重威脅美國主導下的國際安全與秩序。歐巴馬政府看似束手無策,導致美國地位一落千丈。堅拒輕率動武的他,也被批評為「美國史上最懦弱的總統」。

本書作者德瑞‧蕭雷(Derek Chollet)歷任白宮、五角大廈等重要官職,身處決策核心,透過親身的參與,認識到歐巴馬所有重大決策的心路歷程。他發現,歐巴馬之所以經常看似優柔寡斷,是因為他相信今日美國對內需要休養生息、兼顧各種利益的平衡,對外需要避免國力過度擴張,並在國際對話與合作上,樹立新的思維典範。然而,很不幸地,從小布希政府以降,華盛頓的政治氛圍陷入一種相互毀滅的惡性循環當中。兩黨傾軋、媒體嗜血、官僚保守僵化,訴諸民粹的政客不斷要求政府對外採取「硬起來」立場,四處出兵以證明美國的強大......事實上,這種「外交癱瘓」只會繼續拖垮美國。

危機時代的弱勢總統,創造美國外交的新典範

為了挽救美國,歐巴馬不炒短線、不譁眾取寵,堅持均衡、永續、克制、精準、耐心、彈性、謹慎、與對美國無比的信心八項原則,並採用「長線博奕」戰略,其精神在於:

1.胸有定見,沉著面對壓力,不隨媒體政客起舞。

2.眼光放遠,不追逐短期的利弊得失。

3.視野開闊,審慎評估各種利益的優先順序。

4.尋求共識,尊重國會與民眾的聲音,節制使用總統特權。

5.創立聯盟,集合國際社會的群體力量,打造永續合作機制。

德瑞‧蕭雷指出,在中東、東歐、南海等多起危機中,「長線博奕」皆能以相對節省的資源,取得長期且重大的戰略成就,並改善了美國與友邦的合作關係。尤其2015年的伊朗核武談判,更是劃時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美國該走的路》不諱言歐巴馬曾在敘利亞「紅線」事件中犯下關鍵失誤,但在全球局勢板塊動搖、兩黨鬥爭日益惡化的八年裡,歐巴馬以一貫的耐心、審慎追求可長可久的外交政策,這是他對美國與世界的重大貢獻。儘管任內遭到許多非議,歐巴馬謝幕在即,取而代之的是言行捉摸不定、蔑視國際外交慣例的川普。想起美國曾經有一任總統願意以耐心、審慎、負責的態度與世界各國溝通,施政不計毀譽、不炒短線,以全球世人的長期利益為念,縱然成效有待商議,我們會懷念他。

美國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