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本书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随笔作品集,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多年,分为"情系家乡山水"、"求学之路"、"杂言感奋"、"世俗小品"、"随笔抒怀"等部分,从童年的记忆,到古稀之年的感怀,一则则真实的故事,连缀起作者朴实、丰盈而厚重的人生旅程。 南面的瑶岗仙,顶峰1691米。那里开采钨矿。从我记事起,大人们经常提到它,直到当了地质队员之后,于1960年五一劳动节,为检查瑶岗仙"大地测量控制点",有幸登上峰顶。此山距我家百公里开外,群峦阻隔,平时并不觉它的存在。 唯有东边的八面山,到山脚只有十多公里,主峰2042米,是境内第一高峰。天气晴朗时就在眼前,着实开门见山。山势苍劲雄伟,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山里人烧蕨萁。朗夜观山火,火光熊熊,像条火龙蜿蜒舞动,火势时大时小,烟雾弥漫,连续数小时,直到圈定的范围烧尽,才缓缓熄灭。 八面山,在当地话语中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地名。 在人们的情感深处,俨然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我少年时,在山脚下的文昌学校潜心苦读,遗憾无缘登上高峰,但能时刻感知你的崴嵬。是你开启我幻想之门,激励我去跋涉名山大川。 我曾在《文昌学校》诗中,倾吐出少年时代的梦想: 时凝重山慕阔野,梦逐溪水叹汪洋。 我多么希望越过崇山峻岭,到广袤的天地,去领略莽莽平原,漫漫戈壁,滔滔大江,茫茫海洋。 我崇拜大山、大河、湖泊、重洋。但最熟悉、最亲近的是家乡的低山丘陵和村前流淌的小河。田洞的村落海拔只有300米左右,而周围的堙垴高出田垄一二百米,称不算高,却连绵起伏,无边无际。且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四时鸟语花香,无边风月,留给我这拳拳游子唯有无尽的依恋。 山村的孩子,几乎从学会走路开始,便在山边爬,在草窝里摔打。山是我的幼儿园,也是初学劳作的场所。上学了,早晚时分,寒暑假期,割草、打柴离不开山,辍学在家,更是山林土地的骄子。以后离家远行,凡有返乡的机会,务必上山走走,看看,尝尝每每津津回味的野果。重走童年的山径,摸摸久别重逢的古树名木。偶然勾起一些回忆,眼前物是人非,总有莫名的惆怅,油然而生。 山,在山外人眼里,只有高低、陡缓、茂盛或荒芜之别。而家乡人心中的山,是有形象、有色彩、有灵气的。山有山名,顺口道来的小地名俗中带雅。诸如茅坪、牛形、山牛塘、老虎垄、茶叶垄、清明垄、黄泥坳、蚂蚁砌、庙嘴下、屋背冈、五马归槽、壁上挂灯等不胜枚举。 在小地名之下,又按主要植物群落的差别,分门别类,叫出不同的名称。诸如风水青山、茶山、竹山、杉木林、黄茅堙垴、深山坳垄。 家乡的山,一派勃勃生机,无处不葱绿,植物生长之快令人吃惊。譬如,头年在树丛中辟出一条小径,隔年不去修理,杂草幼树则见缝插针,两旁的枝权遮天蔽日,掩盖得密密层层,寻不着小径的踪迹。 家乡的山,除了杉松竹茶,樟梓楠楸,更多的是被称为杂柴的树种,品种繁多,相互包容。名木不轻视杂木卑微,杂木不嫉妒名木高贵。草木蒙笼,云蒸霞蔚。 古人云,山水相依。这四个字概括了家乡自然环境的特色。有别于水乡泽国,有别于穷山恶水。却是山托水依,水荣山尊。 若有兴趣到山边溜达,随处可见丝丝涓流,源源不断地汇集成小涧,穿过村舍,依然清澈。即使一两月无雨的旱冬,景观依旧。细流来自岩石裂缝的涔滴,来自枯枝败叶下土壤积存的雨水,树草吸收后,渗出多余的水,贡献给小河,汇流到誉称"湘南洞庭"的东江湖水库。 山青水秀,茂林修竹,本是作家笔下的溢美之词,而用在我家乡,真实而贴切。 优良的繁衍生息环境,孕育了门类众多的野生动物,他们是山水造就的精灵。不论对人利害几何,都应尊重它们生存的权利,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