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自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海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海外客家研究热潮的影响所及,中国大陆掀起了新一轮的客家研究热,同时更激发了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兴起了新一轮的寻根热。海外客家人寻根觅祖的归属欲望,中国大陆客家人谋求发展的经济诉求,两者的结合,使得世界客家人的联谊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为客家祖地的闽西,迅速加入了这一热潮。尤其是当时的龙岩师专,及时成立了胡文虎研究室,从客家杰出人物个案研究入手,切入客家文化研究,此后又成立客家文化研究所。龙岩师专升格为龙岩学院后,成立了闽台客家研究院。近年来,研究院在陈弦章教授执掌下,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成为海内外研究客家文化的一个重镇。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民系"概念最早由客家研究的奠基人罗香林先生提出,即指某一民族下的支系,如汉族内部就包括很多个支系,仅福建而言,就有客家民系、闽南民系等;而广东省,除客家民系外,还有广府民系和潮汕民系。"民系"概念一直为学术界所沿用。作为民族的分支,它与"民族"一样,是一个文化概念,是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客家是中原汉民南迁形成的一个分支。由于战乱与天灾,他们举族迁徙,历经艰辛,辗转来到闽粤赣边的广袤山区,与原住民相互交流,融合成为一个吃苦耐劳、团结进取的特殊族群。客家在闽粤赣边形成后,又向海内外播迁,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下南洋"两次移民潮,使客家人遍布各地,繁衍甚众,迄今已分布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优秀支系。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富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有着深厚的溯本思源、崇宗敬祖情怀。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客家研究的资料和观点越来越丰富,成果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客家源流、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风情和客家的迁移史、人口分布等方面,众彩纷呈,百花齐放,论著颇丰。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体系繁杂而庞大,各类活动丰富多彩。2018年春节前后,著名礼制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先生到闽西采风,即被闽西客家丰富的民俗活动深深地震撼,矢口称赞,认为闽西客家的民间信仰与民俗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礼俗的遗存。这的确是一份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实,对这份文化遗产,弦章已经留意多年,并搜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来自客家民间的材料。如今,弦章的大作已完成。弦章的书中用十一章的篇幅,把客家民间各种信仰几乎搜集殆尽,对各种信仰的起源、表现形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民间风俗,都有详尽的描述。他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掌握生动的来自民间的具体事象,又在写作中融入了自身亲历而得的感悟,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亲切而自然。从中我们了解到,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的特点就是泛神泛灵、随意随性、包容混杂,形成了包含天地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鬼神崇拜、巫术信仰、生活禁忌等的大杂烩式的民间信仰体系。这些民间信仰既有中原民俗和信仰的遗痕,又有客家人定居南方以后吸收南方其他民系民俗而形成的新鲜气息。它们构成了客家文化的绚烂图景。弦章生于闽西永定,标准的客家之子。生于斯,长于斯,弦章对客家祖地充满着感情。又因任职龙岩学院,出于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多年来他致力于客家文化的研究,著论颇多。他还特别重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2002年就立项福建省《民系文化与语文教育》课题,把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选取了闽西多所学校开展客家文化、闽南支系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改革。他认为"民系文化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浓厚的感情色彩,深沉的乡土情怀,最能影响正在成长的莘莘学子"。足见其对优秀民系文化挖掘利用的良苦用心。弦章引领的基础教育融入地方民系文化的改革实验,取得很大成绩,影响了闽西许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