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写在路上

ebook

By 麦修著

cover image of 歌写在路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歌写在路上》人生就是走路。走累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休息,唱唱歌。把这些歌记录下来就成了这本书。关于诗歌是从何时、何地又如何而起,这是一个需要费神去考证的事情。朱光潜先生给出了一个说法,他说,诗歌起源于古人的庆典或祭祀,古时,人们逢美好天气、作物丰收或族人去世、祈祷上天便要聚众仪式一下,这仪式上便少不了肢体舞动、击鼓奏乐和随声附和,于是这三种表演形式便演化出今日的舞蹈、音乐和诗歌。朱先生的理论可以称为诗歌起源的"庆典说"或"祭祀说"。是否还有一种可能,即诗歌源于劳动时的号子。由光未然、冼星海合作的《黄河船夫曲》便能充分体现劳动号子和诗歌之间的关系。诗是从何时而起呢?其实,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诗歌应该是在古人祭祀或劳动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但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诗歌是从何时开始呢?《诗经》是我们可以读到的最早的中国的诗歌,它是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余年的300多首诗歌,其中最早的诗歌距今大约有3000年。但《诗经》成书的年代是春秋时期,距今有2500年左右,其中很多作品是后人追记、整理而成。还有没有比《诗经》记载的更早的诗歌呢?从我们现在能掌握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发现在人类最初的文字记载中就已经有诗歌的影子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曾用楔形文字写下的诗句: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歌写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