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阅读

ebook 个人修养篇

By 钱爱芙,朱燕芬主编

cover image of 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阅读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这两本书是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所研发的校本课程,编得很好。我从头到尾看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重温我的童年生活。可那时,我们并没有受到这么具体、生动的教育。无论是个人修养的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教育,对于孩子和大人都十分必要。我一向认为:孩子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湖塘桥中心小学编的这两本书,就是给我们补上的人生之课、公民必修课、人格修养课。总之,是关于如何做人的课。所以,对这两本书的阅读,不妨称之为"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阅读"。前段时间,我读了一篇文章——《从卧室里走出来的个人主义》,题目挺有意思,内容相当深刻,书中对个人主义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更多地深入"私领域",尤其是深入"情感的变化",进而追溯现代"情感个人主义"。湖塘桥中心小学的这两本书,也是从"私领域"到"公领域"探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在具体的行为习惯方面改变自己,培育美好情感,逐步建构起"情感文明"。若能如此,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从湖塘桥中心小学走出来的学生一定是文明的现代人、文明的中国人,他们将会从现代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这门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两本书稿的编写,又是基于学校一项课题的研究——"当代小学生平民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他们对"平民"的界定是:平善之人,平常之人。教育,当然也包括培养精英人才,培养领袖。但是,教育更多的是面向广大普通老百姓,培养数以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应当进行平民教育。不过,平民,绝不是平庸之人,而是有优良品德的人,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也应当有良好的人格基因。基于这样的思路,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找到了具体的内容和途径,即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并由此切入,来推动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社会公德的培养。这样的研究,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落地"的,是切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的,因而是有效的。这不是人格教育的窄化,而是人格教育的具体化,是人格教育的深化。这两本书很有特点:一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儿童生活中的体验和探究。学生读这样的书,好像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亲切,熟悉,能理解,会接受,愿意去践行。二是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其中,有讲故事的方式,有童话想象的方式,有比赛的方式,还有辨别的方式,方式多样,生动活泼,既使学生乐于阅读和学习,又能够引导儿童进行价值澄清,辨别好坏,进行判断和选择。三是选择的内容不是碎片,而是有一定的结构,覆盖面比较广,尤其是公共道德篇。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受到关注、影响,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养得到全面关注和提升。最近,教育部正在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我认为,个人修养、社会参与正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希望湖塘桥中心小学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情感文明水平,以至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