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本书通过作者十余年遍访全国各大古窑址的探索和研究,为读者一一揭开宋代著名窑口的面纱,同时作者也分享了多年古陶瓷研究的心路历程、独到见解和收藏之乐,似乎就在于发现、甄别、鉴赏、把玩的全过程。千年之前的宋瓷,尽管不是唐诗宋词的宋词,却始终浸润在唐诗宋词的意韵里。它是宋人追求天人合一艺术的再现,是大自然的杰作。多年来,我通阅宋人笔记数百册,期待从这字里行间中寻到有关宋瓷的蛛丝马迹。神秘的宋瓷,它曾出现在历史典籍中,终因没有发现窑址的实物,或根本不知窑址在哪里,而让人无法解释;它或许已在我们手中把玩,或许深藏在某个博物馆的库房,却无法与典籍中的描述一脉相承,只得搁浅在无数争议的舌尖上。而所谓的五大名窑,最早的记述是在明代 —那个信奉道教的年代,像江湖术士一样的记载是否真的可信呢?关于宋瓷的研究与探索,总是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让人牵肠挂肚。它的遥远,因为来自千年之前;它的牵挂,则是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打破了沉睡千年的土地;大量重见天日的宋瓷,总是与我们不期而遇;对于它的认识,无论是体制内的专家还是民间的收藏人士,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或者盲目轻信。一方面,这三十多年来,由于疯狂盗墓和建设工地日夜不停歇,导致出土的宋瓷真正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加上出土地层的破坏,我们体制内的专家在目前仅掌握的少量资料中研究,不能说是一叶遮目,至少也有盲人摸象的感觉。另一方面,国人的造假水平在这三十年中突飞猛进,一些缺少常识的收藏人士,总是被五大名窑的美丽童话蒙蔽了双眼。尽管其他领域的造假已被日渐完善的法律所震慑,唯独古陶瓷的造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