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陶泥制作

ebook

By 嵇雯翃著

cover image of 儿童创意陶泥制作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人类的一切其实都是对事物外部形态或内在构造的改变。这两种改变使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也使人类自身的智慧不断发展。抟土为器,火焙成陶,是华夏先民首创。由陶而生的瓷,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最辉煌、最绚丽的色彩,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象征,其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和影响之大不可估量。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西江月·陶颂》,短短50字,便道尽陶文化的神奇与灿烂。喜欢玩泥是儿童的天性。在无忧无虑的玩泥过程中,孩子们享受乐趣,表达情感,发展思维,展现创意,这既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成长经历,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了泥土,玩泥也越来越变成一种"乡土"的记忆了。虽然绝大多数美术教材中安排了有关陶艺(泥工)的内容,但其分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热切的需要。因此,不少学校都在教材之外增加了陶艺的课时,更有一些学校将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或特色教学的内容,有的还编写了校本教材。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中小学共编写相关陶艺校本教材近30种,内容多以经典陶瓷作品赏析和技法指导为主,系统性明显不强,文化层面的考虑也少,与本地自然、人文、历史的联系更少,游戏和技术的成分远大于学习,因而很难真正达到通过陶艺教学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当前陶艺教学的一种缺失。令人欣慰的是,嵇雯老师编写的这本陶艺校本教材,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该书在体系上,体现了由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关系;在内容上,既有广义的陶文化介绍,又有本地文化与陶艺的结合,还有儿童自我的陶艺表达,技术、文化、乡土乡情和个性趣味均有其位,且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提升、由感知到表达、由传承到创造的学习规律,有"收"有"放",为孩子们在陶艺学习中感受文化、掌握技术、陶冶情操、享受乐趣、表达自我,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和足够的空间。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引领孩子们在浩瀚的陶文化海洋里探足迹、触经典、寻乡情、享泥趣,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儿童创意陶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