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中華文明是一個永遠面向未來、不斷發展著的文明體系。既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智慧結晶,也是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種結構化的支撐與被支撐關係。
比如,中華文明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先不說歷史上有多少個少數民族雖軍事征服卻反被同化成中國人的舊話,在這裡只提歷史上三次思想的重大交融:一是漢代佛教由印度傳入,中華文明接納吸收,最後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中華文明倫理體系;二是明末清初基督教、伊斯蘭教傳入,中華文明也與之相融,最後成為中國化宗教;三是近代以來,中國遭受西方重大衝擊和挑戰,卻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探索各種道路,推動了中華文明從古代向現代的轉型。
再例如,中華文明重「仁者愛人」、互惠互助,四海一家;西方文明重個體自由、生而平等、人權天賦,兩者結合既有助於現代治理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又有助於構建團結互助的「和諧」社會。又如,中華文明重「天人合一」的發展觀念,習慣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現代西方國家無論什麼黨派,都將環境問題納入其道德文化、外交貿易、國家安全政策體系。兩者結合有利於為生態文明提供倫理基礎,從而在綠色平台上促進中西文明新交融。
再如,對於所謂「普世」價值,中華文明所主張的仁義禮智信哪一條不應是全人類應遵循的價值標準?中華文明所強調的「孝悌」二字,難道不是中西方社會都應深刻反思並認真吸納的倫理價值?總之,中華道統與西方文明雖存差異,卻並不是非此即彼。中華道統不是泥古不化的復古傳統,更不是故步自封的孤立主義,而是時刻保持著包容性與開放性,向西方文明學習。只有與中華倫理要義相融的價值體系,只有世界各大文明相互借鑑相互融合,才能形成真正多元的人類共同價值規範,否則,只能繼續自說自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在全球化時代,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具有內在的一致性,中華文明的整體思維和天下情懷,為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撐,也應當為之做出更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