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設計

ebook

By 向海濤,毛宸霞 編著

cover image of 概念設計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很難說概念設計的「概念」起源於何處,因為若干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進行著不同形式的概念設計。在日常設計活動中,我們經常使用的「概念」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因為「概念」有助於我們的理解。「概念」幫助我們用比較熟悉的領域的術語來描述和探究新思想。有些專業關於自身概念的探索已相對完整並產生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建築學裡,建築師和建築學專業在許多人心中都是良好定義的概念,而建築學的「隱喻」則能使我們快速地構建資訊架構學的概念模型。在娛樂界,電影概念設計師通過「概念」,以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超越我們視覺經驗的魔幻電影場景、角色、外太空飛行器、外星球環境以及外星人等。產品概念設計則在近幾年成為工業設計界的主流。最初人們把產品設計的初期階段稱為概念設計,隨著產品設計的發展,概念設計從一個產品階段設計逐漸演變成相對獨立的、具有前瞻意義的產品設計流派——概念產品設計,通過對使用者需求「概念」的分析,創造出更適合「人」的「概念產品」。甚至某些概念性產品超越了當下技術範圍,成為未來可能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產品。在視覺傳達的領域裡,概念設計最初也只是設計初期的階段性過程。但現在從荷蘭設計師一系列的設計活動中我們發現概念設計甚至比最後的結果更具有令人激動的各種可能。凡此種種,都和「概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概念」利用了這樣一種常識:在非常複雜的工作領域中,設計師探索的是未來人們可能會有的美好生活方式,或者是如何合理利用技術,在人類情感和高科技之間架設橋樑,尋求平衡;又或者是對社會熱點有更多的關注等。最後,設計師在履行社會職責的時候,以前瞻性的眼光俯瞰設計,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創造各種可能。比如在我們看來建築師是高度受尊重的專業人員,他們需要受嚴格的專門教育和訓練,並且是涉及居住者、美學、結構建築物固有的機械功能和空間效能的設計者,或許這就是如此多的人輕鬆地採用建築學「概念」來定義資訊架構學的原因:它提供了一個已確定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有一個新的概念——資訊架構學——能被迅速地建構和理解。事實上,其他的真實世界或基於位置的概念,例如環境和空間,在被用作「概念」時,都有助於資訊架構師和使用者把複雜資訊系統的概況視覺化。設計概念的關鍵是在設計中植入「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設計如何植入「概念」是設計研究的中心問題,也是本書探討的重點。

概念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