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臺灣與東盟各國關係研究

ebook

By 王俊峰 著

cover image of 冷戰後臺灣與東盟各國關係研究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東南亞地區是臺灣發展對外關係的重要地區。從二戰結束至今,部分東盟各國曾是臺灣的「邦交國」,一些國家則與臺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臺灣與東盟各國的關係,也涉及臺灣參與東盟各國主導的東盟地區論壇、東盟「10+3」等地區組織和機制的問題。考察臺灣與東盟各國的關係,本書實際上就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臺灣「國際空間」問題的三個方面。本書側重研究冷戰結束後臺灣與東盟各國的關係。所謂「東盟各國」,顧名思義,指的是加入東盟這一地區組織的國家。東盟,即東南亞國家聯盟,(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是當今世界舞臺上具有較大影響力和重要地位的政府間、地區性、一般性的國家組織。成立以來,其成員國有所變化。因此「東盟各國」這一概念具有歷史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指代的內容並非一致。1967年8月,東盟正式成立時,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五個國家為東盟各國,被稱為東盟的創始會員國。1984年,文萊加入東盟,與五個創始會員國,統稱為原東盟成員。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為東盟組織的迸一步發展創造了空間,東盟組織朝著東南亞一體化的目標邁迸,在實現與印度支那國家和解的基礎上,擴大其成員。1995 年,東盟吸納了越南。1997 年,東盟頂住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壓力,吸收了老撾與緬甸。1999年柬埔寨隨著國內形勢的好轉也加入了東盟,「大東盟」正式成立。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成為了東盟各國。為行文方便,考慮到臺灣與東盟各國的歷史與現狀,本文考察的東盟各國主要是指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五個初始會員國和冷戰後加入的越南。文萊、老撾、柬埔寨、緬甸這四國在東盟組織中的作用並不突出,相關資料也較難獲取,因此文中雖有涉及,但不重點分析。

冷戰後臺灣與東盟各國關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