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image of 中醫萬問常識篇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世界衛生組織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醫學不應該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的研究領域,應當以人類和人群的健康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中醫藥學是中國具有原創思維的學科,重視天人相應、形神一體,以辨證論治為主體,倡導治未病的理念,古往今來,在醫療衛生保健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回顧20世紀初期,西學東漸,西方工業文明給人類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功不可沒。然而國學國醫歷經坎坷,發展滯後,我們的前輩為中醫的生存而奮爭,當今進入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並行的新世紀,全球已有上千所孔子學院,開始傳播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中國長期的農耕文明、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國人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中醫藥學的原創思維,形象思維決定著我們重視觀察和體悟。我們重視以整體論為指導的中醫藥學,將綜合與分析、宏觀與微觀、實體本體論與關係本體論鏈接,遵循中醫藥自身規律,弘揚中醫藥臨床醫學的優勢。從現代理念上認識中醫學,中醫學是自然哲學引領下的整體健康醫學,其天地人相參、精氣神一體體現了自適應、自組織、自調節、自穩態的目標動力系統,其生長發育、維護健康與防治疾病均順應自然,其學科團隊建設體現了薪盡火傳的高境界中醫藥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華人社會中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中醫藥學常識、養生保健、調理經驗等早已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廣大民眾的迫切要求,想了解更多的中醫中藥理念和技能,我們必須重視文化宣教,借助於各種科普讀物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宣講中醫藥學,進而實現自身和家庭成員日常保健或疾病的調攝護理。所以認真編寫與推介中醫藥學科普讀物對所有希望了解中醫藥學的人都十分重要。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與北京中醫協會組織在京中醫臨床醫學專家編寫的「中醫萬問」系列叢書以萬餘問答形式成書,所設問題貼近生活,內容通俗易懂,包括飲食、起居、運動、疾病防護、各年齡段的保健養生、性情的修養,以及中醫藥學基礎知識等,關注人們的身體健康,更無時無刻不在字裡行間突出「調養身心、怡情明志」的重要性。該叢書內容豐富,能較好地把中醫保健養生知識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播給有需求的民眾,讓全社會潛移默化、客觀地認知中醫藥學知識,使中國傳統而優秀的中醫藥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使中醫藥學更好地為改善國人的健康狀況而服務。希望有更多的類似「中醫萬問」這樣的書籍出版,以深入細緻的科普工作,為更多的國民解除身體的病痛,並從中醫情志養生理論中獲得助益,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從而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推動中華民族健康進步,使中華民族智慧和現代科技手段相融合,共同強健華夏兒女的體魄。值此「中醫萬問」系列叢書付梓之際,謹志數語,愛為之序。

中醫萬問常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