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黃帝内經─中國式養生法

ebook

By 《中醫養生保健讀本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cover image of 一學就會黃帝内經─中國式養生法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養生,實際上就是要人們把觀念從看重「人的病」轉變為看重「病的人」。也就是要求人們學會管理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得了病不可怕,但要在它變得嚴重以前就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不要臨渴穿井——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黃帝内經》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治未病」這種醫學思想,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和完善後,現已成為中醫理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治未病」涵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三個層面,強調人們應該注重保養身體,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生病之後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以及疾病治癒以後防止復發的目的。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術」。「治未病」還含有養生應從兒時抓起這層意思。例如對於一個有家族高血壓、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從小就注意飲食調養,不食肥肉,吃低鹽少糖食物等,到老年時冠心病發病的概率自然會減少。否則,到了老年,血管已經硬化,再去控制飲食,往往收效甚微。「天人合一」的養生觀《黃帝内經》的養生觀是「天人合一」,具體的養生原則如下: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時刻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人類只有適應環境的變化,保持機體内環境的穩定,才能避免衰老和疾病的發生;還要順應四時氣象調養五臟之氣,即順應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達到人和自然統一;遠離各種致病因素,避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襲,調節情志,避免被情志所傷,起居有常,房事有度,飲食有節,是減少疾病的重要途徑,是延緩衰老的重要環節;精、氣、神為人身三寶,精是氣與神的物質基礎,陰精陽氣是健康長壽之根本,精生於先天,養於後天而藏於五臟,所以先、後天並重,精、氣、神兼養,才能達到颐養天年、防病抗衰、益壽養生的目的。

一學就會黃帝内經─中國式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