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一切形式的生命無不依食而生存。一切能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東西都可稱為食。所謂「素食」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都不得食。亦指食材原料以果蔬為主的食物,「菜果餌之屬,無酒肉也。」
素食的本意不僅是以不殺生為前提,崇尚眾生平等,倡導人們生養善心和清、空、靜的境界。而且兼具飲食哲理、道德思考、民俗信仰的飲食文化習俗,直接增益著有情眾生的現前生命,同時令人生起執著、意樂,關係著未來生命的再創。「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素食即是愛護眾生,即是慈悲,即是仁德。事實上,生命是世間最貴重的東西,殺生是世間最悲慘的事情。於人類無害、罪不至死的、天理所能容的、國法所不及的生靈動物,人們卻悍然不顧地加以殘殺、加以殘死、加以吞食,並且視為等閒。
世界上罪大惡極,不講公理的事,還有比這個更甚的嗎?
儒家文化以仁愛為本,對於動物,「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信眾也多數素食。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何以不體仰天心呢?
美味而富營養是人們飲食最基本的要求。在素食的味道中,從無盡的發心,利益無盡的眾生,包含了陽光、泥土、綠水,鮮花等一切有關於自然的因素。有關記憶、人性、平等一切美好的東西。味蕾一旦享受到這種飲食就會自發引導個體走向品格修養,擴展到社會多領域,需要去多方面,多層次的理解。體會自然、體會回歸,體會本我。素食清雅素淨。總能給人帶來一種優雅的自然之美,生出純天然的「親切感」。總會有一種髮自内心的、屬於自我品賞的賞心之味。
「素食」,不在「素」,不在「食」,而在於吃素食的心境,情趣、意願。「禪悅食」澄心靜慮,資益心神,得禪定之樂。「法喜食」聽經聞法,心生歡喜,善根增長,智慧大開。「願食」利益眾生,證悟真理,以願持身。「念食」正念分明,憶持善法,超越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