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ebook

By 劉干才編著

cover image of 唐太宗李世民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李世民(598~649)廟號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出生於陜西武功,他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和詩人。他在位時期,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使當時的初唐時期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唐玄宗鼎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他在位的23年裡,朝廷政治清明,因此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在軍事上,李世民具有雄才大略,智勇兼備。他精於戰法,善於運用騎兵,出奇制勝。臨戰身先士卒,統軍驭將,恩威並用。他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龜兹、吐谷渾等。他對降將和少數民族將領,能竭誠相待,委以重任。於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

李世民實施行府兵制,寓兵於農,特別是推行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使農民能夠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他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他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他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貞觀時期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進展,新興商業城市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唐王朝的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公元649年7月,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52歲,葬於昭陵,諡號為「文皇帝」。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津律樂道,頌揚備至,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