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黃岩群眾文化

ebook

By 潘潔主編

cover image of 我與黃岩群眾文化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第一次到黃岩,大約是20 世紀80年代後期。記得當時我剛從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入省文化廳從事秘書工作,受廳裡派遣到溫州、臺州專題調研舞廳工作情況,帶隊的是省文化廳群文處鄭永富副處長,我和省電臺的小劉等四人同行。鄭副處長非常熟悉全省文化館的工作,他說:先看黃岩館,這個館是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表彰的全國「以文補文」先進單位,陣地活動和輔導工作都不錯,值得看一看,有值得總結、推廣的地方。

那個時候,從杭州到黃岩的公共汽車要六個多小時,來到黃岩已經下午了。我們放下行襄便來到剛剛建成開放不久的文化館。新館面積2030 平方米,是一幢造型新穎、多功能、綜合性的文化活動大樓,這在當時的縣級館中已經很不錯了。讓我感到新奇的是文化館除了排練廳、輔導室外,還有電子遊戲室、錄像放映廳、臺球房、音樂茶座、彩擴服務部、小賣部等。該館在開闢眾多無償服務項目的同時,開闢了十幾項經常性的有償服務活動項目和經營項目。用如今免費開放的要求來看,這無疑會引來「不務正業」、「辦館方向偏了」等微詞,但當時是政府倡導和鼓勵的新事物。王館長帶著黃岩腔的普通話告訴我們:不久前,縣人大、政協視察組視察結論是「方向正確、收費合理、取之於文、用之於文,應予支持。」這顆定心丸堅定了王館長的信心,於是建立文化音像發行站,裝修文化館舞廳等等,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1987年2 月至1990年6 月黃岩館「以文補文」活動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實現利潤54 萬元。並使文化館的固定資產在5年中增值56 萬元。該館文化音像發行站被評為省文化音像發行先進單位,天鵝湖舞廳被省文化廳、公安廳、衛生廳授予「浙江省文明舞廳」的稱號。這在當時是很讓同行們羨慕的。

我與黃岩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