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鷺號三部曲之二

ebook 煙籠河

By 張家綺

cover image of 朱鷺號三部曲之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他們各自懷抱不同目的來到謎樣的中國,卻在煙籠霧罩的珠江口,

身不由己捲入時代的風暴......

暴風雨中,尼珥、阿發、水手長阿里、卡魯瓦與喬都乘小艇逃走

朱鷺號上眾人從此踏上不同的命運之路

從印度洋漂至中國海,各自離鄉背景,航向即將改變世界的戰爭......

阿美士德勳爵號、朱鷺號、雷路思號不約而同在廣州相遇

欽差大臣林則徐、鴉片貿易商巴蘭吉、法國植物學家潘洛思的虎視眈眈下

鴉片戰爭的第一炮即將點燃引信......

欲罷不能的《罌粟海》後,愛不釋卷的《煙籠河》登場!

《觀察家報》:一方面來說,《煙籠河》是研究上的創舉,深入而精準地栩栩如生呈現出背景時代中美食與服飾的混種傳統,以及百家爭鳴的哲思。另一方面,這本書顛覆同理心,從「錯誤」的望遠鏡一端來觀看世界史的全貌。而本書真正的魔法,在於它竟然還能如此趣味橫生。

《衛報》:描繪生動......引人入勝......《煙籠河》的長處在於葛旭用他的生花妙筆與研究結果填滿了這部小說,每一個帶出新角色的全新情境都極度引人入勝,書中場景讀來充滿新鮮感官剌激,猶如親臨現場。

二度入圍曼布克獎,繼V. S. 奈波爾、薩爾曼‧魯西迪後,

最備受矚目的印度作家──艾米塔‧葛旭

19世紀最精采、最迷人的史詩式大河小說《朱鷺號三部曲》

宛如狄更斯與梅爾維爾共筆的絕妙混搭傑作!

以全新觀點審視東亞殖民史與鴉片戰爭的史詩小說!

本書《朱鷺號三部曲之二:煙籠河》入圍:

印度文學獎決選/DSC南亞文學獎決選

入選: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歷史小說類年度好書

經歷暴風雨後,朱鷺號仍照原計畫航行到模里西斯群島,寶麗找到了父親前往印度之前在模里西斯開闢的植物園,但此時物去人非,已是一片廢墟。她在這裏遇到前來採集異國植物的法國植物學家潘洛思,對她豐富的植物學知識驚豔不已,因此邀她一道前往中國尋找傳說中的金茶花。

尼珥與阿發逃離朱鷺號後,輾轉來到廣州,找到了阿發的生父,帕西族鴉片貿易商巴蘭吉‧摩迪,尋求庇護。尼珥則改名換姓躲避追捕,成了巴蘭吉身邊的通譯。巴蘭吉是出身貧寒的贅婿,因看出鴉片在中國的龐大商機而說服岳父出資,讓他前往廣州成立洋行。沒多久,巴蘭吉的洋行便成了家族企業中獲利最大的部門。然而當他岳父得病暴斃,家族成員意欲賣掉廣州洋行的鴉片貿易權以填補家族企業虧空。巴蘭吉不願一生心血成空,於是提議由他出資買下廣州洋行脫離家族獨力經營。

巴蘭吉用他的阿美士德勳爵號滿載一船鴉片前往廣州欲換得買下洋行的現金,當他抵達廣州,正巧遇上由模里西斯回航的朱鷺號與植物學家潘洛斯的雷路思號。

另一方面,經過與大清官方冗長的爭論及談判後,中國對於鴉片貿易的政策終於明朗,道光帝派出欽差大臣林則徐來到廣州宣布禁煙。此舉不但對巴蘭吉與朱鷺號船主勃南兄弟公司皆是一大打擊,更將重創英國經濟,最關鍵的骨牌也就此倒下,英國政府正式將是否對中國開戰的議案送至上議院。

鴉片戰爭的第一炮即將點燃引信......

「朱鷺號三部曲」:《罌粟海》、《煙籠河》、《烽火劫》(Flood of Fire),小說所寫足跡遍及恆河岸邊茂盛繁密的罌粟花田、波濤怒吼的汪洋深海,以及廣東人頭攢動的後街小巷。它更是一副芸芸眾生的全景圖,把每一個流落在他方的異鄉者栩栩如生地縮寫在這東方殖民地的風景中。

人類學家出身的作者艾米塔‧葛旭,在這套史詩三部曲中,將蛛網般的人物與線索牽引編織到同一條命運之船上。他們之間的愛情、陰謀、罪行、無知、湮沒的理想與無畏的勇氣,起伏洶湧一如變幻莫測的大洋。作者藉此真實生動地還原了鴉片戰爭的背景與緣起。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葛旭在這部古裝文學劇中,用眾多角色帶出一座喧囂的巴別塔......這趟風狂雨驟的探險旅程,直可媲美華特‧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的史詩傑作。

──Vogue雜誌

葛旭筆下推展開的,是個關於暴虐與背叛、揭示與轉變的故事。在狄更斯與梅爾維爾的敘事風格下,葛旭的史詩小說圍繞著懸疑與諷刺、邪惡的殘酷與深刻的慈悲。

──書目雜誌

超乎尋常的角色設定,壯闊曲折的情節,但難得如此鮮活生動的英語,才是本書的真正英雄。

──出版家週刊

葛旭截至目前最棒也最富野心的作品......展現出無懈可擊的控制力,以及栩栩如生、甚至可說驚天動地的想像力。

──紐約客雜誌

葛旭在這題材迷人的作品中用上了全景式描摩的全部功力。

──紐約雜誌

不同凡響的精彩史詩......有許多大仲馬式的動作與冒險情節,也有托爾斯泰式的敏銳洞察片段──並不時穿插狄更斯式的感傷。

──倫敦觀察家報

「朱鷺號三部曲」勢必躋身二十一世紀經典傑作之列。

──文學評論雜誌

史詩之作......每一幕都極吸引人,而將這些突出片段連結起來的,是葛旭充滿純粹能量與氛圍的說書技巧。

──每日郵報

葛旭顯然想用小說來進行文學上的考古探勘,挖掘出遺落在歷史中的人物所屬的故事。

──紐約時報,書評Gaiutra Bahadur

葛旭精準而低調的文字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力量,竟能讓急切的讀者時不時恨不得一次讀過三頁,好弄明白故事到底走向何方。

──波士頓環球報

在本書中,葛旭對於小說寫作的藝術做了許多嘗試,除了他對確切歷史的追尋模糊了小說與非小說的界線,而他用洋涇濱方言來追求多聲道效果也是一大巧思......

──芝加哥太陽報

葛旭的這部新作絕對擔得起他的最佳作品這塊招牌......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重現失落的船工語──一座融合了英語、葡萄牙語、馬來語、印度語及其他語言的海上巴別塔。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朱鷺號三部曲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