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水錄

ebook

By 李金蓮

cover image of 浮水錄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為那些微小的人而寫!寫給母親、遠去的童年、回眸的女少、一路遺失的東西無論在大時代或小時代,他/她們應該被記住。從事編輯勞務二十六年後李金蓮重拾創作之筆,面對自我的生命課題捕捉已然成為記憶碎片、依舊漾著光的成長年代。有一群人從遠方出走,住進島內封閉的村落,在此敘說各式各樣離散浮沉的畸零故事。其中陳明發這一家,遭遇牢獄與死亡的打擊,住進來卻不得不再次「出走」。除此之外,他們還能怎樣選擇呢?在時間之流裡,他們終會落腳下來,滌洗憂傷與創痛,努力生存與成長。陳明發、黃茉莉、陳秀瑾、陳秀代,他們各自的傷,太簡單,太平凡,太微不足道,以致唯有小說,願意眷顧。李金蓮的《浮水錄》是以小女孩秀代的母親黃茉莉與父親陳明發為主角,述說一個舊時代裡,男女人生的故事。透過秀代的眼睛,和姊姊秀瑾的冷漠幽微,一家四口,再加上一個患難中一起來到台灣的摯友韓敬學、眷村裡各式親疏有別性情迥異的鄰居、廟口菜場稀稀疏疏的攤販,呈現了1960年代台灣一個突然經歷困境的家庭,一位少女的生活史,以及當時的時代情境、社經狀況、使用器物與生活細節。作者寫來細膩真摰,感情豐富,語言文字行雲流水,簡潔動人。全書情節擺渡於感性與理性間,收放自如。所有人生的悲歡離合,透過作者的溫暖筆觸,讓讀者深深再三咀嚼。名家推薦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明白。母與女、父與女、夫妻、手足、親友之間的緣份,在心思轉念的那一剎那,或許已經改變了彼此的關係與命運,同時將生活與日常推向不同的方向。金蓮將人與人互動的小心思,處理得相當細膩,讀起來時而溫暖、時而悵然。當人世間與你緣份最深的那個人不復存在,茫茫人海中,下一個有緣人在哪兒呢?──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王怡修這部小說呈現了女性的天地。秀代固然從頭貫穿到尾,但前半部顯然是秀代的媽媽茉莉著墨較深,那也就是成人與現實的世界,茉莉在丈夫缺席時所期待的呵護,情愛的想望與社會制約的衝突,心中百般糾結,作者下筆雖然節制,但幽微與壓抑的情愫卻是力度不弱。──作家 陳雨航書中在最激烈的高潮情緒中,永遠以物件景致疊出或幽默或清冷的對應。當你滿心期待劇情是這樣發展,她總有辦法不讓你如願,但又如此合理。金蓮擅長用伏筆,全書讀起來有著推理的趣味。──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張嘉泓對我來說,《浮水錄》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謹小慎微、努力自制的作者無論如何還是在字裡行間洩漏了她對台灣的感情。一個無法流利聽說台語的外省眷村二代,在她的創作裡牢牢地鐫刻了母親的印記。──清華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賀淑瑋精寫社會寒家求全不得的嗟嘆慌神,卻不失尊嚴;細狀浮世男女無可奈何之悵然猶疑,並不失赤子之心。非閱世之深者,無以為之。披卷經眼,小說人物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作者之憫然情思,點滴在心。──作家 羅位育

浮水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