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病人 内地构建预防精神病人犯罪体系 香港凤凰周刊2017年第24期

ebook Phoenix Weekly 2017 No.24 · Phoenix Weekly

By Phoenix Weekly

cover image of 特殊病人 内地构建预防精神病人犯罪体系 香港凤凰周刊2017年第24期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近年来,有数起恶性伤人案件发生后,在警方公布的消息或媒体的调查报道中,都显示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史或自称有精神病,有一些嫌犯经司法鉴定后最终获得轻判甚至免除刑事责任。以至于部分公众形成了"精神病人犯罪不用负责任"的错误印象。

所谓精神病人,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

由于在国内外均出现过精神病杀人,后被认定不必担负全部或部分刑责,因此成功脱罪的案例,以至于有人担心,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会成为社会安全的"定时炸弹";还有人担心部分"精明"的犯罪嫌疑人会利用"精神病"做幌子,让自己拿到可以逍遥法外的"免罪金牌"。

只要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者犯罪后装疯卖傻,声称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就可以免除刑责吗?答案当然是:不!

事实上,内地早已建立了一套包括精神病司法鉴定、强制医疗等在内的针对精神病人犯罪的预防、管控以及犯罪后量刑和治疗的标准及体系,由法律、心理以及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犯案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等进行甄别和评估。

对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罪犯,会依法量刑。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罪犯,也会送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强制治疗。

中国精神病人的情况多种多样,很多精神病人本身也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社会主流体系之外的边缘人群,受经济等条件所限,对精神病人的管控,曾经难以全面覆盖到全国所有的患者。

公众一度对精神病人存在认识误区。总是有人认为他们很危险,更容易违法犯罪,其实,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而且据统计,他们的犯罪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只有被害妄想等一些精神病的特定症状才可能带来较高暴力攻击的可能。若是能获得良好的照顾和看管,将大大减低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内地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存状态,内地相关部门和团体,对精神病患者管控、预防精神病人犯罪等体系的构建也越来越全面、细致。无论是对精神病人还是社会公众来说,这都是一件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好事。

目录

卷首语

清除纳粹为何需法律的保护?

现在时讯

封面故事

内地构建预防精神病人犯罪体系

内地构建预防精神病人犯罪机制

从铁笼到病房:内地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变迁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胡纪念:精神病司法鉴定并非免责金牌

时事

当7.0级地震降临九寨沟

国有大行渐次"易帅"

人物

左手艺术,右手慈善

特别报道

共享单车得与失

共享单车狂潮中的内地自行车第一镇

共享单车挤压之下:那些拒不退场的三轮师傅

内地共享单车平台"出海"调查

国际

特朗普治下的白宫"乱局"

军情

美国"福特"号航母带来"沃尔玛病"?

财经线

赡养上一代的焦虑:挣扎在孝心与现实之间

图谋天下

伊朗,38年:革命之后的摄影叙事

历史档案

末代沙皇的风流侄子

微史记

19世纪上海滩地产热

专栏

托尔斯泰:自我忏悔的大文豪

文化

内地影视大生产时代,IP剧失败编剧责任几何?

三地书

彼岸、情怀及人间烟火

特殊病人 内地构建预防精神病人犯罪体系 香港凤凰周刊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