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黑嘜落雨

ebook 十二萬農漁民大遊行傳真

By 詹澈

cover image of 天黑黑嘜落雨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十二萬農漁民到臺北示威遊行。這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社會抗議運動。相信無論當時親至現場關切、或透過電視螢幕而觀看的人,都必然會對那麼多滿懷悲憤的農漁民上街之場面,留下了深刻而不忍的印象。農漁民自古以來即是最不見「動真性」的弱勢族群。他們以土以海為生,由於根在大地,因而所有「安土重遷」、「逆來順受」、「得過且過」、「忍辱負重」等特性遂成了他們人格的一部分。這樣的人是社會的盤石,在默默中成為墊底。可是,如果一個政府一旦失政,把他們搞到活不下去的程度,盤石之怒即會成為一個社會終極之怒,它所造成的影響也將極為深遠長久。所謂「農者,國之本」這個根本的動搖,乃是不可輕侮的力量。而今,十二萬農漁民大遊行業已過去了半年之久,那次大遊行的總指揮詹朝立終於收輯資料,將示威遊行的經過源源本本的敘述了出來。詹朝立出身臺東農家,由務農而到基層農會從事最根本的農業推廣工作,除此之外,在當年「黨外」時代,他就已是異議鄉土詩人,以筆名詹澈行世,乃是這個時代已很少再有的「農民知識份子」。因而他的這本著作,所記述的不只是一次大遊行的因果經緯而已,更是當今臺灣農漁民和農漁會艱苦情況的紀實報告,充滿了理解與悲憫的抗議情懷。而更重要的,乃是他能經由縝密的分析與觀照,將臺灣農漁民怎麼在政治權謀、政商勾結與欺騙的蓄意操縱下被出賣的過程,做了最清楚的剖析。從而點出了十二萬農漁民示威遊行最徹底的意義──那就是對於命運被出賣所做的終極抵抗。

天黑黑嘜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