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學生,你好棒!

ebook

By 梁明輝

cover image of 原住民學生,你好棒!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原住民教育系列三部曲之2繼《陪伴孩子青春路—原住民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後原住民教育大師梁明輝老師又一巨作馬紹•阿紀(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孫大川(原民會主委)、張德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主任)原住民及教育界重量級名人 一致推薦充滿艱辛的「原鄉教育希望工程」,在堅毅信念的起點,艱辛行腳,彩虹那端的祖靈呵護著的是,最初對純真知識的渴望!「老師,巴萊!」馬紹.阿紀(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看過法國導演尼可拉斯菲力伯特(Nicolas Filibert)執導的電影「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或者看過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你更會想看,如果有一位台灣原住民的導演把明輝嘎嘎新近完成的著作「原住民學生,你好棒!」拍成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的話,相信可以產生非常巨大的改革效應……    這樣的心情是當我在2012年的歲末年終,收到明輝嘎嘎從屏東寄來新書樣稿的當天晚上,也是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躺在床邊打開這一本「退休三部曲」之二的新書的心情。很快地,我的心神便跟著簇新的光陽一百機車爬上了1979年—海拔八百公尺的霧台部落。更沒有想到,故事的情節竟然還輾轉蜿蜒到了山的那一邊的大武村。    看完整本書的初稿,已近清晨。我發現自己的眼眶,也跟著當年趴在老舊書桌上哭泣的男女同學一樣濕濕熱熱的。他們有整整半個月,每天盯著一臉歉疚而尷尬的老師即將離開,重新回到師範大學進修而依依不捨站在講台上的抱歉臉—完全不埋怨,反而還唱歌安慰老師。雖然事後證明,這樣的忍痛暫別,卻造就了另一個更具教育專業、更具奉獻愛心行動力的梁明輝老師。他後來回到了屏東瑪家國中,繼續協助更多部落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一直到現在退而不休。    我的兩個泰雅小子,跟著我們夫妻在台北生活、就學多年。當我翻閱完畢整本初稿,再過半個小時,我就要打電話到「快樂阿嬤」早餐店幫他們訂玉米培根蛋餅和一杯中溫奶(茶),然後再親自開車送他們到五分鐘車程外的學校。但是,我更想關切那些1979年在霧台國小大武分校的魯凱族孩子們,他們有幸和一位充滿愛心的排灣族老師相遇,在無數個冷冷的冬天、無數個沒有早餐和午餐的讀書天,在無數個什麼都沒有的日子裡,卻因為遇見一位大愛無私的梁明輝老師而讓童年的求學經歷變得豐滿、充裕。    好多的故事,好多的情節,我都看到了比我所看過的校園電影更能觸動我的心靈。如果可以,我甚至想自己把這些故事拍成一部原住民版本的電影「老師,巴萊!」然後把這樣在堅苦卓絕的環境下從事教育工作的真實故事,呈現給出生在現代教育資源充裕的老師、學生、家長們一起觀賞。總之,無論如何比較,無論如何辛苦,我們都無法想像,如果時光倒流,讓我們重回那樣的貧窮年代,我或我的那兩個泰雅小子能否生存下來呢?    看完了「原住民學生,你好棒!」,我更能體會,當年我拍攝的一部教改紀錄片引用了台大教授史英老師的一句話:「學生笨,是因為老師不會教!」    很多人,甚至很多老師都不認同史英老師的這一句話。但是我也是直到看完了明輝嘎嘎在這一本書裡很用力傳達的訊息之後,又重新領悟了一次這一句話的另一層意義。    如果還有人繼續帶著刻板印象看待原住民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應該重新回到1979年的霧台國小大武分校,跟著那一位剛從屏東師專畢業回到部落服務的年輕老師,到田野、到林班,親自攜手把原住民的孩子從看似絕望的人生旅途中,牽引他們回到教室,讓他們找到與看到各自擁有的天賦與才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原住民學生,你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