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一个世纪

ebook

By 唐金海 张晓云

巴金的一个世纪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德高望重的文坛泰斗巴金,刚在上海度过九十岁生日。在这之前,巴金故乡的四川文艺出版社为了如实呈现这位世纪老人一面年的不倦求索的心路历程,决定高规格、高档次精印出版著名巴金研究专家唐金海、张晓云夫妇著述的学术性、普及性兼而备之的《巴金的一个世纪》,这部专著全面、深刻、生动地反映了巴金一百年来的生活、经历和创作。 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五六十万字的巨卷《巴金的一个世纪》,以著述者踏破铁鞋广泛搜集的丰富史料为依据,再经过深入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扼要精细而又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巴金一百年的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当然,作为作家,巴金的一切努力和奋斗,最终都体现在他的作品里。 阅读《巴金的一个世纪》,从第一页第一行细细往后看,巴金的人生足迹清晰可见。我们可以知道:仁爱善良的种子,最早是怎样由宽厚的母亲和朴实的“下人”们播进幼年巴金的心田的;人间还有丑恶、还有凶残、还有贵贱,是怎样被少年巴金发现的,他又怎样在心中思考所见所闻;渐渐步入青年的巴金赶上了五四的时代,他是如何贪婪地吸收几乎各种他认为是先进的思想的;到了法国,卢梭成了巴金的偶像;在此前后,高德曼、妃格念尔等献身理想的女性被巴金视为“精神上的母亲”;克鲁泡特金、巴枯宁让青年巴金觉得热血沸腾,巴金通读了能够到手的他们二位的全部著作,并大量翻译他们的作品;……总之,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巴金是完完全全地侵润在他心目中的理想和信仰之中的,连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李大钊被执行死刑后,巴金虽不属于李大钊所信仰“主义”的“同志”,他也仍然撰文盛赞李大钊“为信仰而死”的无畏精神;从法国回来后,巴金以旺盛的心志全力投入文学创作,无论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可以很快进入创作状态,他甚至能够在炎热的夏天和蚊子不停叮咬时,趴在小木桌上专心写长篇小说;在长途公共汽车上、在航行的客轮上,巴金都能写作,他的大量旅行随笔就是见缝插针挤时间写出来的。 从《巴金的一个世纪》里,我们更可以感受到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巴金,是怎样在各种各样的自我煎熬和精神炼狱中苦苦支撑着活过来的。再生之后,垂垂老矣的巴金一身病残,但他却坚韧地用颤抖的手写出皇皇巨著《随想录》,一座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高峰奇迹般地诞生了!人们都在遗憾巴金倡议的“‘文革’博物馆”没有像“中国现代文学馆”那样变为现实,但是,巴金的五本《随想录》不正是“‘文革’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吗?读完《巴金的一个世纪》合上书页时,该朝巴金行一个中国传统中的跪礼,向他老人家叩一个头,含着热泪说一声:“巴老,我知道我该怎样活了……”
巴金的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