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与必然抉择 The Current China (2014)
ebook ∣ Problem,Difficulty and Inevitable Choice
By Gao Liankui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本书是关于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全景式著作,一本书让你看懂中国两百年的风云变幻,看懂中国的人和事,看懂中国过去、现状和未来。目录自序第1章 "中学西渐"路线图:中国思想如何传到西方第2章 中华文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第3章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四大贡献之一:人文社会的形成第4章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四大贡献之二:民族国家结构的建立第5章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四大贡献之三: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形成第6章 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四大贡献之四:西方常任文官制度的建立第7章 中国大崛起时代面临的挑战—摆脱西方中心论与重建中国学术体系第8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一:洋务运动时代第9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二:革命战乱时代第10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三:赶超战略时代第11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四:比较优势战略时代第12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五:自主创新战略时代第13章 近现代强国"六大阶段"之六:民生优先战略时代第14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一:郎咸平研究的是阴谋论吗?第15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二:陈志武的金融逻辑靠谱吗?第16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三:茅于轼的"高利贷慈善论"错在哪里?第17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四:吴敬琏的"权贵论"目的何在?第18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五:张维迎为何如此迷恋"密室政治"?第19章 中国六大学者评析之六:林毅夫为何提出"要做中国的客观派"?第20章 郑观应、康有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第21章 两次会议: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入局"与"出局"第22章 在"人本市场经济"共识上实现超越第23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之一:德国模式—核心: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国宪法原则第24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之二:北欧模式—核心:高福利+合作主义社会第25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之三:美国模式—核心:"伟大社会"理念+公共贫困理论第26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之四:新加坡模式—核心:中央公积金制度+居者有其屋第27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之五:"第三条道路"—社会投资型国家+风险社会理论第28章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三大启示之一:穷人高利贷导致危机第29章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三大启示之二:政府与社会脱节导致危机第30章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三大启示之三:投资强国,消费败国第31章 中国新供给主义的兴起第32章 发展经济需要做乘法第33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在哪里?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第34章 发展自动化是产业振兴的最好手段第35章 中国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第36章 精密制造:中国实体经济的最后一个短板第37章 美国的制造业重振第38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一:中国"国富"的说法是否靠谱?第39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二:"藏富于民"能否解决中国问题?第40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三: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民生困境?第41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四:民生困境继续加剧的后果是什么?第42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五:应该如何改善中国的民生困境?第43章 六问民生困境之六:什么正在危害中国的民生困境?第44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一:福利社会是如何诞生的?第45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二:为什么福利社会是必要的?第46章 五问福利社会之三:为什么有社保的国家不会乱?第47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四:为什么有福利的国家不会腐败?第48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五:福利社会的本质是什么?第49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六:现有的福利社会存在哪些缺陷?第50章 七问福利社会之七:为什么"第三条道路"拯救不了福利社会?第51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一:人类生存成本是如何一步步升高的?第52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二:导致生存成本升高的常见因素有哪些?第53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三:"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么回事?第54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四:为何通胀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存方式变贵"?第55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五:如何建立低生存成本社会?第56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六:低生存成本社会有什么现实好处?第57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七:低生存成本社会是否适合中国?第58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八:低生存成本社会与传统福利社会的比较优势第59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九:低生存成本社会的样本有哪些?第60章 十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之十:金岩石的理论是否符合低生存成本社会主张?第61章 对中国时代大形势的总体判断第62章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大风险第63章 保障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三个层次第64章 中国发展的五大"政策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