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传

ebook

By 顾永棣

cover image of 徐志摩传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十年前撰徐志摩传,正逢大热天,热得拿块面团贴在马路上,取回来就可当大饼充饥。十年后再来修订徐传,又逢持续高温天气,马路上打破个鸡蛋,倒省却了回家去煎的工夫。是巧合还是徐志摩热又大升温了?其实作家、作品的冷热是无法人为遥控的,热不起来的作品,浇上汽油烧,也会冷却;热得起来的作品,埋在冰窖里,也有一天会沸腾。只有经过时空考验的作品,才算是人民批准的作品。作家需要真诚,真诚才获永生。我写徐志摩传虽有个曲折的过程,但在写这本传记文学时,却几乎是我感情的一次无关拦的喷涌。正因为是一涌而出,所以就难免夹杂泥沙。现在看来有些章节太芜杂了。但我不想更动它,因为不管是泥是沙还是清泉,都是我当时真诚感情的一次记录。这次修订只改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点新鲜资料,虽然篇后新增"余音袅袅"一章,但应该说仍是原汁原味。如果灵感再一次降临,感情再一次喷涌,或许我会写一部更丰满的徐志摩传。这部传记据说是大陆上第一部徐志摩长篇传记文学作品,问世十年来已三次印刷,台湾新潮社出版后也成了畅销书。本书在浙江获得了优秀文学奖。这些都是我当时不曾预料和企求的。更令我意外的是,这本小册子竟远销到欧美、日本及东南亚,也有那里的学者教授读后来信来访的,有的还成了朋友,这真是一宗意外的财富。日本一学者对我说:"你写的徐志摩是一个徐志摩。"谢谢天,我简直受宠若惊了。但仔细想想这份功劳是徐志摩的:因为徐志摩不是纸剪的、泥捏的、铁铸的,更不是一个模型里造的,因为他有血有肉有筋骨,因为他有理想有追求有风度,因为他敢爱敢恨敢说话,因为他不做作,不作伪,无成见,无心计。他有的是普遍的爱心和对一切弱小者的同情。他像是一条飞溅着的山泉,清澈、晶莹,有闪光,有声响。因为有一个很像人的徐志摩,所以笔下才会有像徐志摩的人。

徐志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