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雜文中的醫學史知識

ebook 兼具思想性、科學性與藝術性,從魯迅雜文中體會蘊藏於醫學的人文精神

By 余鳳高

cover image of 魯迅雜文中的醫學史知識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生理學、病理學、治療學……魯迅如何運用醫學史來展現社會批判?大文學家魯迅,巧妙將醫學事證融入文學中,充分運用科學的理性充實思想的深度。本書則細細道來各個例證背後的史料故事,使讀者細讀魯迅雜文中的引用時更具體明晰。因家中困境看盡人情冷暖,從而邁向人生轉折祖父的犯案和父親的病故使魯迅家庭「墜入困頓」的時候,也正是中國的封建社會陷入解體的時期。家境的衰落帶給魯迅的感受與時代的變遷正相吻合。這促使魯迅邁上「走異路,逃異地」、叛逆士大夫階級的道路:「去尋求別樣的人們」。以醫學為喻,深富哲理與渲染力棄醫從文的魯迅覺得救治人的精神遠比救治人的肉體重要,要不然,那些被救治的人結果還不是當「看客」就是當「炮灰」。作為一位以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為己任的作家,魯迅在梅契尼可夫的理論中看到的是,可以借用這位學者發現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原理,來比喻文字抨擊時弊的作用。以筆桿展現出積極愛國心因此,他對於中國的未來,態度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絕望。在看到國民「愚弱」的同時,他也看到「中國的脊梁」,看到「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他不能容忍對中國的肆意汙衊。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章太炎是魯迅的老師,1908年魯迅在東京時,曾聽過章太炎講「小學」,對他懷有很大的敬意。他確實是一位「小學」的大師,是名人,是專家。但他這一次的言論既然已經涉及到白話文和文言文的論爭,也就是改革和反改革的原則問題,魯迅也就不能含糊了事。本書特色:大文學家魯迅同時具有醫學與科學相關背景,因此其清楚地意識到兩者兼具的重要性,一次次在文中引述醫學科學事例,使文章的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緊密結合。本書挑選22則魯迅雜文中提及醫學史的相關事例,細究魯迅引用該例的本意,期盼展現出其獨具風格和藝術感染力的寫作特點。

魯迅雜文中的醫學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