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心,心血管疾病自我修復新解方

ebook 心律不整、慢性心衰竭、下肢血管疾病……破解藥物與手術的治療盲點,運用科學運動重建心血管平衡

By 張紅超

cover image of 運動治心,心血管疾病自我修復新解方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拒當靜態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運動治療」!醫學實證個人化處方……以運動為核心的新醫學模式,全面解析從慢性心病到高風險患者的自我療癒可能心血管疾病的挑戰與治療新思維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導致超過一千八百萬人喪生。傳統治療方案如藥物與手術雖然在急救與症狀控制上有明顯成效,但在根本預防與長期康復上仍有不足。本書從多角度探討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例如降血脂藥物、抗凝血藥物、支架手術、中醫養生法與幹細胞治療的利與弊,說明這些手段雖然有效,但無法真正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根源。作者提出,一條能夠徹底改善心臟健康的可行之路,是透過運動來喚醒人體的自我修復與再生能力。科學運動療法的基礎與實踐原則  本書清楚區分了運動療法、運動健身與運動競技三者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運動療法是一種醫學上的治療方法,必須建立在個別化評估與醫療監控的基礎上,並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年齡、體能狀況等量身訂做處方。本書從有氧運動、力量訓練、伸展運動等角度,清晰說明運動的分級、模式、熱量消耗與實施方式,強調運動需要循序漸進、小負荷累積,並注意心理調適與長期執行的可行性。此外,也特別指出在實際運動治療中常見的錯誤觀念與迷思,幫助患者避免風險,安全運動。運動與心血管生理的深度連結  透過現代醫學與實證研究,本書詳細說明運動如何從根本上影響心血管系統,包括改善血脂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穩定血糖與減少發炎反應等。書中強調,定期進行有計畫的運動,不僅能減少心臟病的發生率,還能在疾病穩定期加強心臟儲備能力,尤其對於慢性心衰竭、心律不整、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具療效。運動被視為一種非侵入性、無明顯副作用的自然療法,既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器官協調性,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與情緒穩定,是整體健康的重要支柱。邁向個人化與社會化的運動健康管理  本書最後呼籲建立完整的心血管疾病運動療法知識體系與社會支援系統。作者提出「健康是一種能力」的觀念,認為應從教育、政策與社會結構層面推動科學運動,讓大眾能自主、積極、持續地參與運動,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書中亦介紹穿戴式裝置與數位健康平臺在運動治療中的應用,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可望提供即時監測與個別化建議,進一步提高運動治療的精準度與安全性。整體而言,本書不僅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專業指導手冊,更是一份推動「從心做起」健康觀念的行動宣言。【本書特色】:本書以「運動治療心血管疾病」為主軸,融合最新醫學研究與臨床實務,提出系統化、個別化的運動處方與復健建議。內容涵蓋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靜態伸展、穿戴式裝置應用等,並針對高齡、術後、慢性病患者設計適宜運動模式,書中搭配案例分析、運動示範與錯誤觀念釐清,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觀念,適合醫療人員與一般大眾閱讀。

運動治心,心血管疾病自我修復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