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懷才不遇,失意中的頓悟與救贖

ebook 從諫議到寓言,走進孤高文人的心靈,探索其掙扎與慰藉

By 陳為人

cover image of 柳宗元的懷才不遇,失意中的頓悟與救贖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人事如煙,歲月如塵將壯志藏於筆鋒,將悲喜寫於詩句理想難敵造化弄人,滿腹才華無處施展沉浮與不屈中的文人風骨以孤獨為墨,以山河為紙,訴盡世事滄桑【門第與情感的背後】本書的第一部分關注柳宗元的家庭背景與婚姻。柳宗元出身名門,從小接受良好的儒學教育,展現出非凡的才華。本書探討柳宗元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楊氏與柳宗元關係甚好。這段婚姻在他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反映出他對家庭、愛情的理解。而他的第二段婚姻,卻在唐代講求「門當戶對」的風氣下蒙上了陰影。本章深入柳宗元內心的情感世界,並從中勾勒出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與情感依托。【柳宗元的儒釋融合觀】本書的第二部分著重柳宗元的思想成就,特別是他「統合儒釋」的佛教觀。作為一位儒家思想的堅定擁護者,柳宗元在流放的孤寂歲月裡接觸並吸收佛教思想,形成一種獨特的「儒釋合一」的觀點。這種思想體系既體現他在壓迫與苦難中對心靈救贖的追尋,也展示他不屈於傳統的精神。本書深入分析柳宗元如何透過寓言表達他的哲學觀,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這位唐代文人在思想層面上的創新與智慧。【古文運動的雙星】本書的第三部分講述柳宗元與韓愈之間的關係與分歧。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重要倡導者,致力於推動文體的革新,主張文以載道。然而,兩人卻在思想上有所不同,韓愈堅持儒家傳統,而柳宗元則主張儒佛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兩人之間的分歧。本書梳理他們在政治與思想上的互動,透過對比兩人在作品中的不同觀點,揭示出他們在思想與理想上的分歧,並反映唐代文人間複雜的思想交鋒和友情。【流放歲月裡的詩意與孤獨】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柳宗元的流放生涯及其文學創作。柳宗元先後被貶至永州和柳州,這段流放歲月對他的人生和創作產生深遠影響。在貶謫期間,他以山水為題材,創作詩文,透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內心的孤寂與自省之情。這些作品展現出柳宗元對山水之美的體悟,並隱含著他對生命與社會的深刻思索。本書解析柳宗元在逆境借詩文來排遣心中的苦悶,並以寧靜的筆調描繪心靈的歸屬,最終成就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尾聲部分則探討柳宗元去世後的影響,展示他如何以文字與其精神對後世留下深遠的影響。本書特色:本書以細膩的筆觸剖析唐代文人柳宗元的一生,展現他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不同面貌。作者藉由本書深入探討柳宗元的儒釋道思想,以及其與韓愈之間的恩怨糾葛,揭示當時文人間的思想交鋒與複雜關係。在其人生低谷中,柳宗元的心中依然懷有夢想與抱負,於貶謫流放中寫下經典作品,並在困境中重新找回自我價值。

柳宗元的懷才不遇,失意中的頓悟與救贖